“等他們吃到苦頭了,自然會知道,誰才是這個世界上對他們最好的人!”
“這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幸福!”
匈奴,現在就是張安世手裡的磨刀石。
儘管,他們或許不願意承擔這個任務,但事實上,現實卻推動著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擔起了這個責任。
烏孫也好,大宛也罷,在張安世看來都會被匈奴人教育一頓,然後若他們聰明點,自然會哭哭啼啼的來找家長傾訴委屈。
《控衛在此》
到時候,張安世就象徵性的打匈奴人幾下手心,做個樣子給別人看看好了。
至於匈奴人肯不肯被張安世打手心?那就由不得他們了。
常惠卻是急了。
戰事一開,整個西域諸國都會投入到對大宛的戰爭中。
由此可能會導致絲路斷絕,至少也是阻滯。
這意味著他們的商隊,可能會在數月甚至一年中,都沒有什麼利益。
更將導致大批他們囤積的絲綢、毛料、鹽鐵、手工品滯銷。
常惠沒辦法,只好做最後的掙扎,問道:“將軍……若大宛被滅,西域局勢恐怕立刻失衡……且長安天子那邊也不好交代……”
“常將軍所言,不無道理……”張安世點點頭,道:“不過,那不重要!”
“一個大宛的存亡,還沒有重要到可以顛覆當前局勢的地步!”
大宛強不強?
當然很強!
至少,對匈奴和烏孫都是如此。
其積累的財富、技術人才,只要被其得到,消化,就可以使其國力得到大大增強!
但問題是——他們有那個機會嗎?
且不說,匈奴、烏孫根本不可能精誠團結。
他們不互相扯後腿就已經很不錯了!
單單就是一個問題——以現在的匈奴和烏孫,他們有那個國力,可以在大宛國內進行長時間的作戰嗎?
即使可以,張安世也會讓他們變得不可以!
帝*國主*義*者的精髓就在於,牽制、使絆、震*懾、脅*迫。
總而言之,張安世有一萬個辦法,讓匈奴人和烏孫人都變成他的打工仔。
張安世勒住馬匹,對還想再說的常惠道:“將軍不必再說了!”
“此事,我早已經以奏疏上表天子,並得到了天子的全權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