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時候遇見了於大成,一番激昂的演講打動了那個總公司的領導。
如今想想,可能正是因為當時對於大成說的那番話才得罪了他,進而成了敵對關係。
張小白根本沒想過妥協,他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劃,這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鍛鍊自己的能力,沒把它當成一生的飯碗。
只要能力有了,還愁沒口飯吃?
再者說,於大成為人小肚雞腸陰險狡詐,低下頭跟他求饒?張小白做不到。
過年前夕,算了算賣出六千箱飲料,過完年到十五還有一段旺季,再出四千箱也不是不可能。
這樣的話,於大成肯定還會想辦法,得有個提防。
想完這些,腦海裡出現了陸明,這個一見如故覺得很投緣很可能成為朋友的人,隨著大會上說的那番話,形象幾乎崩塌。
或許他是識時務,或許是審時度勢,總之在張小白看來,他的脊樑骨已經彎了。
而這一樣一個人,張小白不會當成朋友。至於以後如何相處,那就順其自然了。
從這件事中還可以總結出一點,不要動不動跟人掏心掏肺,經過一些事才能看清一個人。
隨後又想到了鮑小妹,想到她則是會心一笑。
她身上那股子近似於固執的堅持,永遠不服輸的精神,還有那時刻朝氣蓬勃的姿態,就連張小白都覺得應該好好學習學習。
在張小白的心裡,鮑小妹是妹妹,也是朋友,值得好好珍惜。
然後王成的形象突然跳了進來,張小白微微皺起眉頭。
即便相處了幾個月,張小白都覺得不瞭解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玩世不恭啥都不在乎,還有些孩子氣有時候表現的很幼稚天真,可實際上,張小白覺得他的城府極深,深不可測的那種。
不過還好,這些日子儘量幫著自己,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對於這樣一個看不清的人,只能掏出一半真心,該說的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把他當成半個朋友來看待。
最後出現在張小白腦海的是鄒一凡,文質彬彬溫文爾雅,這個人雖然在雲波詭異的官場,卻流露著一種淡淡的書生氣質。
二十多歲就成了一把手的秘書,政治前途可以說一片坦蕩,如果能跟他結交,以後在這片土上混的話,那就相當順利了。
有些事不得不想,在社會混,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資源,而最主要的就是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
為人處世,人情事故,織的就是一張網,一張人脈關係的大網。
想著想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睡去,生物鐘準時將張小白叫醒,新年的第一個白天正式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