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本來是收穫的季節。
然而對於惠農來講,今年這個十月不好過。
從上到下一片絕望!
這場仗打的很賣力很艱辛,面對來勢洶洶的遠大,惠農終於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
可是,現實總是如此,並不是你努力了,結果就會變得好一些。
惠農還是失去了南方一半的市場。
就連以往最穩固的根據地西南大區,也失去了五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這一場仗,可以說完敗!
員工們的絕望來源於自己的利益,以往這個時候正是發獎金的時候,按照今年這種情況看,能把提成發了已經不錯了。
員工考慮的是自身,而高層不但要考慮自己,更在乎的是惠農的前景。
會議室裡,惠農集團召開高層大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研究渡過難關的方案。
普通員工們只看到了表象,惠農丟了一半的陣地,損失慘重,他們卻不知道,此時的公司到了最嚴峻的時刻。
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如果再這樣下去,一棟商業大廈即將傾塌。
主席臺上坐著董事長江峰,只有他一個人坐在那裡,就連二把手的林洋都沒資格。
惠農集團是一言堂,江峰一個人說算。
視線在臺下掃過,江峰深呼吸一聲,緩緩說道:“事情的嚴峻性我不再贅述,目前急需解決兩個問題,希望大家認認真真想一想,務必討論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其一,銀行的貸款期限到了,咱們怎麼還?其二,股票還在停牌,限期也快到了,應該怎樣復牌?”
為了進攻北方,惠農透過兩個渠道籌集資金,一個是在股市裡再融資,另一個是從銀行貸款。
融資的錢不必還,已經成為了股份落到投資者手中,儘管照這個趨勢看,那些人賠慘了,但關惠農屁事?
但銀行貸款的期限快到了,這個錢不能不還,以前的打算是用在北方賺的錢還這部分錢,可隨著大撤退計劃早已破滅。
另外惠農的股票依然在停牌,急需一個利好的訊息恢復投資者的信心,穩住股價。
可現在的情況,哪有什麼好訊息能夠穩住那些驚弓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