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虎和劉潔輕輕點頭致意,然後從箱子裡拿出麵包牛奶還有火腿腸,一人一份發給大家。
發完後,孩子們卻沒有動手,而是看向那位女教師。
老師一聲令下,孩子們才敢拆開吃,儘管有的同學已經吃過了,可這點東西哪到哪?分分鐘消滅掉。
這是最後一個班級,發完之後,王長虎和劉潔跟老師們告別,坐上一輛皮卡車往回返。
劉潔坐在後邊,靠著玻璃失神的看著窗外,平時喜歡這種大自然的風景,此刻成了灰色。
這是一種貧窮的顏色。
劉潔紅著眼睛說道:“真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窮的地方!”
王長虎沒有什麼感慨,對於這種景象已經習以為常,因為自己的家鄉就是這個樣子。
“這算好的,還有很多學生因為家裡困難上不起學!”
劉潔喃喃道:“你說就算能上學的學生,又有幾個能走出大山?”
上了學,也只是多識幾個字會一些簡單算數,以這個學校的教學條件以及質量,整個學校也只有十幾個人才上得了初中,然後高中呢?大學呢?
所以這些人裡,也許沒有一個人能走出大山。
王長虎苦笑道:“看到過一則故事,也是實實在在的事情,有個記者在山區採訪一個放羊的孩子。”
“你為什麼放羊?他說為了掙錢。為什麼掙錢?為了娶媳婦。為什麼娶媳婦?為了生娃。為什麼生娃?還是為了放羊!”
劉潔嘆息一聲,說道:“就是這種週而復始,這個地方才始終這麼貧窮!可我們能做些什麼?只是送些事物和書?能改變什麼?”
來之前,劉潔曾經跟王長虎發生過爭執。
她建議多帶些課外書,讓孩子們充實一下課外知識,可王長虎說不如買些麵包火腿,孩子們更喜歡。
到這一看,王長虎說的對,對食物的飢渴遠超於知識,劉潔明白,送的那些書或許根本沒有人願意看。
當時在教室裡,給孩子們放完食物之後,大多數孩子都不知道怎麼吃火腿腸以及喝奶,是王長虎親自示範後,他們才能吃得上。
當劉潔看到那些孩子大口吞嚥那些食物時,真不忍心再看下去,捂著嘴退出教室。
在電視以及網路中看到這樣的新聞,遠不及親身體會來的更加刻骨銘心。
王長虎說道:“也許改變不了什麼,但不妨礙我們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萬一,萬一資助的那個學生偏偏考上大學了呢?萬一這個學生以後立志回來改變大山呢?”
劉潔輕聲說道:“我們的力量實在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