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暢飲進行反擊,沒有在電視上進行反駁,而是實實在在給了消費者實惠——降價。
然後常飲不甘落後,也開始降。
暢飲,常飲,打的不可開交。
名字相似,味道也相近,拼的就是價格。
你方唱罷我方唱,輪流演大戲。
最願意見到這種情景的是消費者,盼著他們打的越熱鬧越好,價格將的越低好,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實惠。
打完價格戰,彼此又開始出臺各種銷售政策,例如喝飲料贈旅遊,喝飲料得汽車等等。
不知不覺中,這場熱鬧的“戰爭”被越來越多人知曉,換句話來講,暢飲和常飲的名氣也都在增長,尤其是安蘇省附近那個兩個省,竟然佔領了百分之五十的市場份額。
吃瓜群眾們樂呵,王康王成功父親更高興。
他們是幕後指使者,更是最後獲利者,就這一個過年期間,同比去年利潤增長了一倍。
這就是買的不如賣的精。
過完年之後,銷量漸漸冷下來。
吳常泰終於明白了怎麼回事,原來他們玩的是這麼一出。
有些人吧,貪心不足蛇吞象。
見到王家賺了這麼多錢,吳常泰按捺不住了,提出提高自己的待遇,或者給予股份的要求。
其實王康為了安撫吳常泰,給的價格著實不少了,他什麼都不用做,只是對外做做表面文章,便給他年薪三十萬,可比以前在暢飲的時候多賺了兩倍。
吳常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並且給了王家半個月考慮時間,一旦他們不同意,吳常泰會利用法人身份做一些能做的事情,還會向媒體大眾說明最真實的情況。
這就是威脅。
如今期限已到,
吳常泰眯眼看向對方,臉上顯出不耐煩,“限期已到,考慮的怎麼樣了?再不給我滿意的答案,就別怪我翻臉無情了。”
此話一出,本來臉色就不是很好的王成功,臉上生出厭煩懊惱之色。
後悔當初選了這麼一個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