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華是行業裡的老人了,聽聞張小白的話並沒有心喜之色,只是微微蹙眉。
不是想到了什麼,而是什麼都沒有想到。
除了原料降價,還能怎樣再降低成本。
張小白沉默了片刻,說道:“大規模進澳礦!”
就這麼一句話,場面立即開了鍋,表情各異的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
“大規模進澳礦?多大規模啊?會不會不合適?”
這位老闆說話算客氣,其實早就想到了這點,進了這麼點澳礦就降低成本,進更多還不賺的更多?
然而這只是個想法,根本不敢說出口,怕得罪了全城的選礦老闆以及礦主。
正好張小白當了出頭鳥,趁著這個機會可以試探試探其他人的想法!
有一老闆站起身,不悅的說道:“廢他麼話,這種方法當然可以降低成本,只是誰敢啊?”
這哥們是個暴脾氣,說話不藏著掖著,一句話點出問題所在!
沒人敢這麼做,於情於理都不能。
張小白身邊的一位中年人,算是此行業的四號人物緩緩開口,“小白,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不現實!”
“第一,從道理上講,不能這麼辦,因為會傷害太多人的利益,咱唐城人什麼樣你是清楚的,人心齊,選礦老闆和礦主聯合起來,足以弄死咱們這些鋼廠!”
幾人點頭贊同,再厲害的人對於無米之炊,也沒有辦法!
有一就有二,四號人物點上一支菸,繼續說道:“從道理上行不通,這事從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現在咱有錢了,吃著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可倒回十幾年看看,不都是他孃的窮光蛋嗎?”
這些人大多四五十歲,經歷過吃不上飯的苦日子,山上有礦成了金山銀山,沒開礦那時候,這山就阻擋村民富裕起來的銅牆鐵壁。
“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那些夥計們開礦,沒有人建選廠,咱們哪裡會開鋼廠?哪裡會有現在的風風光光?”
“都是唐城人,平時關係都不錯,低頭不見抬頭見,別把事情做絕了。我先表個態,寧可少賺點,也不會傷了那些老朋友的心!”
有幾個人鼓了鼓掌,十分贊同他的話。
這件事,不敢做也不能做。
服務員又上了兩道菜,隨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