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道》裡,他主張對那些豪族勢力,要散其黨,收其餘,閉其門,奪其輔。
《孤憤》訴說著自己的孤獨,以及對於整個天下現狀的憤怒,堅決打擊那些“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的官吏勳貴。
《五蠹》中,他呵斥這國家的五種蛀蟲,主張如果時代變了,那治國的措施也應隨之改革。只有實行系列有利於建立和鞏固新興封建度並促成大統的政策,才是順乎歷史潮流!
在韓非的作品中,他將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到的“勢”融為一體,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如果說李斯是法家的最完全的執行者。
那韓非就是法家理論學術的巔峰存在。
當然。
韓非也有他的缺陷,那就是理論過於優秀,並沒有太多實際操作的鍛鍊。
不過,這十來年的時間裡,韓非跟隨荀子云遊天下,到了許多的地方,見了許多人許多事,也讓他對於‘法’的理解,產生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有著一種返璞歸真的純粹感!
許久之前,始皇帝駕崩,胡亥繼承大位,接著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而助紂為虐的李斯,也沒有一個好下場。
自古以來,法家改革者,基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李斯也不例外。
他被施以五刑。
墨、劓、剕、宮、大辟。
墨是在臉上刻字。
劓是割掉鼻子。
剕指的是將腳砍斷。
宮刑自不必說。
大辟則是最後的死刑。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XY市。”
作為一手輔佐始皇帝的丞相,最終的結果竟然是被腰斬於咸陽,三族被夷。
這樣的結局,簡直不要太慘。
在死之前,也不知道李斯有沒有後悔。
當李斯死亡的訊息傳過來後,韓非已經來到了故地韓國。
十幾年的時間,一切物是人非,這裡已經是秦國的郡縣。
在這裡呆了一些日子,韓非忽然聽到了漢王攻破咸陽的訊息,很快又聽到漢王施行新政,免除田稅,暫停徭役,恢復商業,鼓勵開荒等與民生息的舉措。
緊接著那四十萬秦軍回到咸陽後,並沒有攻破咸陽,而是向漢王效忠,這一下讓漢王徹底站穩腳步,關中局面已定。
與此同時,天下各地,幾乎每個地方,都開始了造反。
六國遺老,紛紛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開始復辟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