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英靈世界徹底崩塌了。
地面湧現一條巨大的,無比寬廣的河流,四周的一切逐漸化為虛無。
河流直通天際,彷彿無窮無盡。
看著這條河流,蘇澈的腦海中不由得生出四個字,他下意識的說了出來:“歷史長河?”
“對,這就是歷史長河,或者說是時間長河。”劉邦點了點頭:“你看著這條河,能看到什麼?”
蘇澈盯著這條河。
恍惚之間,蘇澈在遠處的河邊看到一個身材魁梧的人。
他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那是生不逢時的孔夫子,他生在一個動盪不安、戰亂頻發的時代。
各諸侯國爭霸、內鬥不斷,社會秩序紊亂,人民苦不堪言。
在這樣一個混亂的環境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道德、禮儀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理論和觀點。
然而,終究是格格不入,沒有任何一個君主願意採納。
不遠處又有一人,他嘆息道:
“為何不能聽從我的勸諫呢?”
“變,可能會死,可不變,卻是絕對的坐以待斃!”
那是韓非子,他想拯救自己的祖國,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希望韓王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採納。
變法革新本質上就是社會利益重新分配,肯定會損害到既得利益者的權利,這些既得利益者就是各國的現有貴族及依附於他們的勢力。
他們掌握著國家的權、財、人,勢力龐大,凡是敢損害他們利益的人,都會受到打壓迫害,如吳起被射殺,商鞅死後被車裂。
韓國的君臣貴族也明白若不變法圖強,只會不斷衰落,最終被強秦所滅,但又有誰原意放棄到手的權利呢?
只能醉生夢死,好好享受活著的每一天,哪管死後洪水滔天。
韓非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寫出“孤憤“、“五蠹“等名編,以發洩心中的抑鬱。
又有一老者負甲而立,他喃喃說著:
“我是從未有過敗績的將軍,卻死在了一場從未參與過的戰爭,或許這就是我的命運。”
那是秦國的殺神白起,他一生無敗績,創下了赫赫威名,然而卻因為拒絕參戰,被秦王賜死。
又有一個穿著黑龍袍的男子,他看著河流,忍不住大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