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更是以久經沙場的青中年奧丁獸人為主,他們在奧丁大草原生活狩獵了數十年,無論是騎術、箭術還是自身韌性,都相當驚人,所以,對上東奧丁帝國的時候,勢如破竹。
這些精銳,在第二次南下的時候,大部分折損在了斷脈防線,其中被永夜軍領坑殺的數量最多。
這次東征,烏蘭巴日大帝率領的大軍,主要以最近十年來才成長起來的奧丁獸人居多,他們雖然擁有不遜於自己祖輩的勇武,但是在經驗方面還欠缺太多太多。
數量更是隻有上一次的一半,滿打滿算也只有五十來萬。
相比起上一次東征的狂飆突進,西奧丁帝國的這次東征顯的拖拖拉拉。
在年初還沒有化凍的時候,西奧丁帝國準備再次東征的訊息,就天下皆知,直到初夏他們方才拖拖拉拉的上路。
一路上拖家帶口,與其說是東征還不如說是放牧更為合適,走的極為緩慢,若不是有西奧丁帝國的王帳隨行,很讓人懷疑這次東征的真實性。
別說是永夜軍領專門機構軍事參謀部,就算是對阿沙恩大陸整體局勢有所瞭解的人,也不難分析出西奧丁帝國的心理。
阿沙恩大陸現在是三分天下。
連年征戰中,損兵折將的西奧丁帝國是最為勢弱的。
相反在大災五年的抗災中,做的最好的永夜軍領各方面最為強大。
最重要的是,西奧丁帝國與永夜軍領的幾次交手中,都沒有討到好,尤其是永夜軍領最近幾年的走勢,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高層的認知。
若不是逼不得已,他們絕對不想主動招惹永夜軍領這個敵人。
西奧丁帝國現在的東征,更多的是為了表明一種姿態,給自己的鄰居聖以太教廷帝國看,讓他們放心的對永夜軍領用兵。
單對單,無論是西奧丁帝國還是聖以太教廷對永夜軍領都忌憚三分。
若是以二打一,他們還是有很大的信心的。
這種事情,根本不需要密謀聯絡,當西奧丁帝國做出這種態勢的時候,聖以太教廷的高層們自然心領神會,並且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因為這時候,對永夜軍領的開戰,並不是由他們的需求決定的,而是由他們領地中的狀況決定的。
……
奧丁草原。
偏向東奧丁草原的地界。
東西奧丁草原的劃分,屬於人為劃分,地理上並沒有顯著的標註。
就算是經驗豐富的奧丁獸人,也很難說清楚,自己究竟是在西奧丁草原還是東奧丁草原,也正是因為邊界的難以劃分,造成當年東西奧丁帝國之間的紛爭不斷。
現在這裡兩片草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標誌。
那就是由西往東,越走草木越旺盛。
尤其是一路從奇蹟半島馬不停蹄趕往東奧丁草原的斯坎巴日一行人來說,這種感觸尤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