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說,這世界不僅只有人間界。
大唐,又是大唐……
那裡,會不會也曾經有一個三藏,也曾留下一本三藏手札?
念頭在陳亦腦中一閃而過,小舟載著他,在小湖上慢悠悠一蕩,漸漸沒入混沌虛空之中……
……
大唐自高祖龍興,太宗興“貞觀之治”,威壓四海,萬邦來朝。
經高宗“永徽之治”,則天“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玄宗之時,天寶年間,達到了鼎盛的“開元盛世”。
俗話說,盛極而衰。
對於不對,且放一旁,這如日中天的開元盛世,卻並沒有持續多久,便爆發了“安史之亂”,盛世之貌,極轉直下。
天下動盪,內有藩鎮割據,國中民不聊生,混亂不堪。
外有邊患不寧。
歷經數代,方得安穩的西域,因朝中急調隴右、河西、朔方一帶重兵平叛,邊防空虛。
吐蕃乘機而入,盡得隴右、河西。
數十年後,安西北庭再失。
大唐從此淪陷內憂外患之境,朝不保夕,岌岌可危。
直至郭子儀輔佐當時只是廣平王的代宗李豫收復長安、洛陽兩京。
以不世之功進封,立為皇太子。
即位之後,又以奉節郡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蕩平餘孽。
令煌煌大唐盛世化為烏有的安史之亂自此得平。
但國中混亂、藩鎮割據、西域不靖,大唐風雨飄搖之勢,已難以挽回。
期後仍舊叛亂不斷,長安更是再被吐蕃攻破,幸得早被解除兵權的郭子儀起兵驅逐。
至代宗逝,李適即皇帝位,便為德宗。
兩位皇帝都有中興之舉,奈何大唐山河早已支離破碎,積重難返。
德宗在位期間,幾經叛亂。
更曾有涇源鎮士卒兵變,攻陷長安,德宗倉皇逃出,被叛軍兵圍一月有餘,史稱奉天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