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者,為行道之法。
世間無萬世不改之法。
時移世易,法應為之而易,為之而適。
這是“易”。
聖人也有言: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待人尚且如此,治世如何能一成不變?
無論是“一”,還是“易”。
都要不斷地學習。
以恆常不變的定力與堅持,學以致知。
以不斷豐厚、與世而易的學識,學以致用。
吾將上下而求索,雖九死其尤未悔。
儒者,人需。
為人而求知,為人而求道,為人而行道。
洪闢腦中瞬間轉過千百念頭,筆下已落墨紙上:
“儒有大法,為時而易。儒有大禮,為人而易。”
“儒有大道,雖死不改。千舉萬變,其道一也……”
“……”
“彼學道者,身體力行,可曰士也,篤厚勤勉,君子也,學而知之,聖人也。上為聖人,下為士君子,孰禁我哉!”
“……”
運筆如飛,千百字落墨,洋洋灑灑,盡述儒門大道。
句句字字,皆有文思華光迸射,點點如星輝,璀璨奪目。
隨著洪闢筆下千言,漸漸匯聚,透過屋頂,直衝鬥牛。
與此同時,沉寂的貢院之中,再次響起陣陣顫鳴之聲,迸發出璀璨光華,沖天而起。
“又來?!”
本已經幾乎恢復往日平靜的玉京城,再次被掀起一陣陣錯愕的驚呼。
搞什麼?
這百聖齊鳴什麼時候變成了家常便飯,說鳴就鳴?
莫不成是這諸子先聖千古流傳的不滅精神,都性靈重光,覺得這靈牌金身之中,太過寂寞,時不時都要出來溜達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