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比起設計,他更喜歡現在的事業。
賣飲料和風乾系列。
羊城人的口味清淡,原味和五香味的風乾產品大受歡迎,畢竟對於京市人和其他重口味地區的人來說清淡的味道,對於羊城人而言卻有些重口,但也在他們能接受的範圍內。
至於飲料,銷量就更不用說了。
他守著的那個小賣部,每天光是飲料都能賣上百瓶。
更別說他拿下了羊城的獨家供貨權,整個羊城的飲料,都是由他提供的。
他每一瓶掙個三五分錢,一個月也有好幾千塊錢的收入。
羊城的百姓基本上都在做小生意,掙大錢的不太多,但掙小錢的實在不少。
再加上羊城氣候炎熱,每天花上一兩塊錢買幾瓶飲料喝,對於他們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單單是風乾系列和飲料這兩門生意,楊老闆每個月少說能掙七八千塊錢,甚至有兩個月掙了上萬塊錢。
要知道,他老爹的廠子,一年的淨利潤也才三十來萬。
三十來萬聽起來很多,但是他老爹老媽還有家裡幾個親戚都在廠子裡上班。
而他掙的錢,是隻屬於他一個人的。
再一個,跟徐婉寧接觸的多了以後,他才知道徐婉寧的能耐究竟有多大,只要他緊跟著徐婉寧,現在能掙七八千,往後就能掙七八萬!
與其說他對自己有信心,倒不如說他對徐婉寧有信心!
楊老闆開了一輛小車來接徐婉寧。
這不是徐婉寧第一次在八十年代坐小車,她的幾個哥哥,都能從各自的單位借來車。
但這是她第一次在羊城坐小車。
而且看樣子,這還是私家車。
想到自己的買車計劃,徐婉寧忍不住問道:“楊老闆,現在可以個人買車了嗎?”
楊老闆沒有任何心眼兒,徐婉寧問了,他也就如實回答:“個人的話,這兩年雖然政策有所鬆動,但還是比較困難。我開的這輛車,是我老豆以我們家廠子的名義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