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爵位的提升相比於領地的擴張,顯得那麼困難呢?
按理說,這兩者之間,應該有著不錯的對應關係才對。
恰巧,此時擂臺上已經分出了勝負,守望聯盟一方的騎士不幸告負,還受了重傷,這讓對方貴族們連連交好。
諾曼也跟著鼓鼓掌,似乎在鼓勵獲勝者,之後笑著給克萊爾解釋緣由。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男爵以上的貴族有著強大的分封權,這種權利,讓高階爵位的含金量一下子就提高了。
克萊爾並不笨,諾曼這麼一指點,自然就全明白了。
對於一個領主而言,他的實力完全來源於他的領地。騎士作為最低階的貴族,很多時候哪怕能擁有采邑,也對於采邑沒有管理權,也只能享受領地的稅收收益罷了。
而一旦有了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對於領地有著完全的掌控力,領地上的所有都屬於男爵本人,包括但不限於土地和人口等。
所有,能分封男爵的高階貴族數量,如果王室不加以限制的話,那麼大貴族們的擴張速度,很有可能會超出王室的預料,時間長了,國將不國不是什麼危言聳聽。
哪怕這裡的貴族不太像藍星中世紀,有著那麼嚴密的上下級分封關係,王室對於男爵們還是有影響力的,不存在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領主的領主不是我的領主,但總體而言下屬封臣的勢力擴張,往往也伴隨著上層領主的實力增強。
如果在王國對外開拓期,對敵國征戰時,王室自然不會吝嗇封賞高階爵位,作為王國最高的領主,王國的擴張總體而言提升的總歸是王室的實力。
但在對外戰爭向外開拓結束之外,在內部爭權奪利勝出的貴族,想要得到王室的認可,那就很難了。
王國絕大多數的高階貴族,要麼是從王國建立之初就傳承下來的,要麼就是在王國數次對外戰爭中立下功勞受封,真正既無傳承,又無對外戰功從男爵變成高階爵位的,在王國曆史上不說寥寥無幾吧,至少也是少得可憐。
這一點,克萊爾也理解,比如眼下他表面上效忠的萊特伯爵,家族爵位也是來自於和獸族的戰爭。
在他的勢力擴張的同時,代表的也是三河城勢力擴張,只要一日克萊爾不和萊特伯爵翻臉,還聽從萊特伯爵的調遣,克萊爾的擴張最終也都會演變成萊特伯爵三河城實力的提升。
王室之所以是王國最頂尖的領主,凌駕於所有貴族之上,也正是因為掌握了授予高階爵位的許可權。想要維持這種高高在上的地位,自然要對封高階爵位的事情慎之又慎。
明白了這一茬之後,克萊爾頓時感覺有些無奈了起來。按照這種趨勢,那麼很有可能,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的身份都將只是一個男爵而已。
雖說對於爵位的高低克萊爾並不看重,但能成為公爵,誰又想只做男爵呢。或許,等日後他的實力強大了,也可以效仿哈布斯堡舊事,搞個“克萊爾大公國”出來?
不過,真能搞什麼克萊爾大公國的那一天,還不如自己獨立建國,做國王算了。國王嘛,兵強馬壯者自當為之,這可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既然在王國的框架內提升地位如此之慢,還不如直接打破這個框架好了。
諾曼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更加堅定了克萊爾“亂臣賊子”的想法,如果知道,大概會後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