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的胃口小,剛才已經吃飽了!”婦人搖了搖頭,又把陶盆往前推了推:“小風你正是長個子的時候,得多吃點,要不然長不高怎麼辦?”
“我不吃!”男孩兒的犟脾氣也來了,梗著脖子把頭扭到一邊。
他們家以前的情況和小劉差不多,祖上留了幾十畝地,算是個小地主,日子說不上大富大貴,但是也吃喝不愁。
但是隨著動亂到來,土匪打上家門,把他們家的糧食和錢財都搶光了。
孩子的父親讀過書,也曾外出遊歷過,有些見識。
第一波土匪離開後,父親猜到後邊很可能還會有土匪過來,於是當機立斷,挖出藏在地窖裡的積蓄,買了一些糧食,連夜帶著妻子孩子離開,趕往好友曾經說過的東海。
不得不說,父親的決定是極為正確的。
他們離開的第二天,第二波土匪就到了。
他們家的糧食都被第一波土匪收走了,如果他們沒有離開,第二波土匪拿不到好處,大機率會殺人逼迫。
逃出家鄉是個正確的決定,但是他們的東行之路也充滿了坎坷,才走了不到十天,就遇到了好幾波土匪。
好在父親有過遊歷的經驗,能夠看出來哪裡適合土匪打劫,提前繞開了。
但是離家的第十一天,父親看走眼了,在一處不適合打劫的地方,被攔住了。
攔住他們的不是土匪,而是幾個流民。
其實也不是父親看走眼了,而是這幾個流民本來也不想搶劫,但是看到這一家人只有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孩子,臨時動了搶劫的心思。
好在這幾個流民是第一次當土匪搶劫,沒有經驗,也不夠狠辣,被父親拿著刀衝開了。
父親留下和搶劫者對峙,讓他們先跑了。
他們雖然逃過一劫,但也和父親失散了,想要回去尋找,可是因為逃跑的時候慌不擇路又太緊張,他們根本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找了一夜,他們沒有找到父親,卻遇到了另外一隊流民。
得知這群流民也去東海,母親思考再三,決定先跟著他們去東海,然後再慢慢尋找父親。
這群流民隊伍規模比較大,路上又不斷有流民加入,一般的土匪不敢招惹他們,母子三人順利趕到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