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女人都狠心,畢竟路太難走了。
先帝那會子的嬪妃裡,能留在宮裡的,無一不是生育過的。
其他沒有生育的,全都送出去了。
誰想自己老了之後去陪伴青燈古佛呢?
終於到了元宵節,各處點起花燈,正陽宮外有九百九十九盞燈,各種寓意美好的燈盞齊齊點燃,猶如燈海,十分的好看。
後宮裡,也是處處有燈。
大懿朝正是鼎盛時候,年年的年節都是如此奢華的過。
不過點燈倒也畫不了多少銀子。
又有各地敬獻的琉璃燈,玉燈,以及各種金銀製作的,以及所有在如今看來奇特的燈。
每一年,皇帝也要賞賜功臣家裡。
這些燈也許不算什麼,但是也是皇帝心意。
今年來自江南的琉璃燈有十二盞,都是各種花卉造型的。
皇帝當時就給兩宮太后各兩盞,都是牡丹花的。
皇后那也得兩盞,一盞牡丹,一盞梅花。
馮淑妃,康德妃各一盞。意妃一盞,大公主一盞,景美人一盞,麗美人一盞。
一舉越過了懷孕的怡充媛,以及還算受寵的寧婕妤。
去年時候,江南送來的也是十二盞。卻是兩宮太后各兩盞,皇后兩盞,馮淑妃一盞,意妃兩盞,還是婕妤的怡充媛一盞,寧氏一盞,大公主一盞。
到了今年,意妃也只有一盞了。
新上來的景美人和麗美人寵愛可見一斑。
沈初柳拿到的是荷花樣式的,古人手巧,雖說琉璃沒有後世那麼通透,可也是實在精巧了。
拿回了翠雲軒,她就道:“就掛著用起來,不用收。你們小心一點不要摔了就是了。”
紫珠紫蕊幾個應了,就將裡頭的蠟燭換了,掛在了門裡頭。
過了十五,皇后就更加小心了起來。
太醫定的預產期是二月初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