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的人選是曹青指定的,除了閻軍、三子之外,還有老朱和另外一個夥計,其他人則是守在樹下,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老朱伸手敏捷,據說從小跟他老爹在山裡打獵,由他第一個上。
老朱肩膀上掛著一捆繩子,長得跟瘦猴似的老朱展現出了驚人的攀爬能力,三兩下就竄了上去,身上那一捆足足十來斤的繩子完全沒有限制住他的身手。
很快他腳下就踩到了一處比較大的分叉,人趴在樹杈中間,拆開繩子猛地一抖,繩索就從上面飛了下來。
“上,快點,別耽誤時間。”
三子拍了下剩下的那夥計,後者身手雖然沒老朱靈活但也不差,拉著繩子飛快的竄上去,然後緊跟著的是閻軍,三子則在最後。
走在最前頭的老朱,不時會拿出幾根冷焰火打亮固定在樹梢間隙,給後面上來的閻軍他們提供照明。
四個人一路向上。
差不多四五分鐘後,閻軍的視線中終於出現了那具青銅棺槨。
閻軍還未靠近,青銅棺槨上一股說不出的古樸和震撼就已經撲面而來。
沉重、渾厚!
這是閻軍站在那具青銅棺槨前的第一印象。
棺槨足足有三米多長一米幾寬,整個都是由青銅打造,時隔幾百年,在它身上竟然見不到一點鏽蝕的痕跡。
棺槨四面佈滿了雕紋,宛如點睛之筆,將它塑造的更為震撼。
閻軍不是沒見過青銅器,他以前沒少往市裡的博物館跑,只是那些來自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在眼前這口巨棺面前完全沒有可比性。
無論是大小、製作手法以及工藝精度。
青銅器在商周時代作為祭祀所用,到了兩漢之後就成了象徵王權的鎮國重器,尤其是鍊鐵技術躍起後,青銅器基本上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再往後,除非是皇族祭祀大典,否則很難見到青銅器的影子。
這也是為什麼古董交易上有周青銅、漢白玉、唐三彩、宋字畫的說法。
閻軍瞥了眼周圍,連同三子在內,所有人都被眼前這具青銅棺槨深深震撼。
“三哥你說這棺槨能抵上幾鼎明器?”
老朱眼神中透著一抹狂熱,就彷彿眼前根本不是埋葬死人用的棺材,而是一個絕世美女,不捨的將目光從棺槨上收回,看了眼三子,忽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