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總很激動,馬上讓人去安排會議室。
半個小時後。
在一間會議室內,安聞看到了很多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科研人員。
對於這些人,他還是很敬佩的。
畢竟參與殲星艦的研究,就代表著與世隔絕,可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都無法離開這裡。
正常的探親休假應該有,但大部分時間都會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我請來了一位大才……”
按照慣例,盧總先上臺介紹安聞的身份,並且給安聞吹了一波。
經過盧總的介紹之後,所有的研究人員,都知道了安聞是電磁立場的發明人。
這一下,研究人員看安聞的眼神就不同了。
當然,這也跟盧總吹的有點過分有關。
“咳咳……大家別聽盧總的,我只是科研領域的一個萌新,偶然發現了電磁立場想象,並沒有盧總說的那麼誇張。
而且我今天過來,也不是來給大家上課的,主要是跟大家討論交流一下,共同進步。”
安聞一副我是萌新的表情走上臺,非常謙虛的說道。
接著,內容就直奔主題。
“請問安總,怎麼才能精確的控制電磁立場強度和立場範圍?”研究人員直入主題的問道。
安聞聽完咂咂嘴,這個問題還真不客氣。
精確的控制強度和範圍?
想多了吧。
沒錯,他是搞出了公式,但那個公式可沒有這樣的能力。
簡單的說,他搞出來的公式,相當於質能公式。
然後用質能公式搞出了核武器。
但你要是說,用質能公式搞出可控核聚變,那是搞笑。
一個是不可控,一個是可控,完全是兩個概念。
現在的電磁屏障,就跟核武器一樣,屬於簡單粗暴,利用超導合金的強大效能,透過公式計算,來增強磁場強度。
但這個公式,並不涉及電磁立場控制啊。
“咳咳……這個問題,你們的思路搞錯了。”
安聞說著,就用馬克筆在白板上寫寫畫畫,他畫的是兩個球。
一個大球加上三條線,表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