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樣,不需要考慮量子潮汐和真空能量,他才有辦法讓空間閉環。
“曙光,製造一臺空間坍塌裝置與十臺空間膨脹裝置,然後再給我找一顆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小行星。”
“好的,指揮官。”
想要讓空間閉環,安聞只能自己來想辦法。
科技樹只有空間理論,裝置也沒有現成的,他只能自己研發這種裝置。
不過眼下呢,他要先拿小行星做實驗,收集一些資料。
之所以他還要使用坑爹的空間坍塌裝置,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想要做到空間閉環,就只能從引力方面入手。
在沒有點出維度科技之前,只有引力才能扭曲空間和時間。
還是那句話,大力出奇跡。
只要引力夠強,連時間都能歸零,更不用說空間了。
“繼續學習吧。”
在曙光讓機器人帶著裝置去小行星上進行安裝的時候,安聞躺在椅子上繼續學習。
最起碼他要把空間理論吃透,空間幾何也要研究明白。
半個小時後。
曙光提醒他,裝置已經安裝完畢。
在距離星球85萬公里的地方,一顆小行星上已經安裝好的裝置。
小行星核心位置安裝了空間坍塌裝置,小行星外圍同步靜止的安放了十臺空間膨脹裝置。
“曙光,同步啟動空間坍塌裝置與空間膨脹裝置,讓兩種裝置之間的空間疊層處於引力動態平衡狀態。”安聞看到實驗器材安裝的沒毛病,就直接下令進行實驗。
“好的,指揮官,裝置已經啟動。”
安聞盯著眼前全息投影螢幕上的景象和旁邊的資料。
隨著他的命令,小行星周圍的宇宙空間開始扭曲。
內部的引力與外部的空間膨脹,達成了一個動態平衡,外面的空間在不斷的擴充套件,內部的空間在塌縮。
塌縮與膨脹之間,有一層肉眼無法看見的空間疊層。
這個空間疊層包裹著小行星,不讓小行星因為空間的膨脹,導致量子能級跌落而解體。
看上去,這就像是小行星有一層透明的防護罩,抵擋著空間膨脹。
安聞看了一樣小行星周圍的景象,就不再關注,反而看向旁邊的資料。
這種高緯度的事情,你拿肉眼看只能看到空間扭曲,那還是因為光線的問題,否則你啥都看不到。
不借助裝置,你連那裡具體發生了什麼情況都不知道。
“曙光,計算映象宇宙的虛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