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模型放大。
1821年的京城,也就是200年前的京城出現在安聞眼前。
不過……放大之後的京城,看上去就是一堆馬賽克。
透過馬賽克,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京城的景象。
這種景象是實時影像,但顯示出來就是不斷變換的馬賽克。
“資訊丟失太多了,哪怕光學裝置再強,也沒辦法徹底還原當時的景象。”
安聞一邊嘀咕,一邊思考該怎麼解決問題。
“再多增加一些光學裝置吧,儘可能的多收集資訊,至於無法收集的資訊只能靠量子超算來補齊了。”
想到這裡,安聞直接穿越到異界,讓曙光製造了100套光學裝置。
他帶著裝置返回,再讓飛船進行空間躍遷,來到同時間軸的宇宙虛空,再次安放光學裝置。
當這套光學裝置開始收集資訊之後,全息投影螢幕上的京城,稍微清晰了一點。
“這次果然清晰了一點,有效果就好。”
其實這樣廣撒網的方式有點傻,但想要最大程度的還原歷史景象,這樣依靠大資料光學資訊模擬的方式,比使用量子超算的腦補還原要真實的多。
而且這種光學資訊收集的越多,超算腦補的速度就越快。
甚至當資訊的數量級達到一定程度,他都可以把這些影像資料當成紀錄片來播放。
“繼續安放裝置。”
有效果了,安聞就有動力了。
整整一天的時間,他都駕駛著宇宙飛船,在周圍100光年內,不斷的投放光學裝置。
不過一天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安聞在回到曙光星之後,專門派人去投放裝置。
第二天下午,當週圍投放的光學裝置,達到28套的時候,全息投影螢幕上的京城,已經變得非常清晰了。
當然,這清晰度,最多也就是高畫質。
不過沒關係,超算隨便腦補一下,瞬間就能變成4K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