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瘋狂的是什麼,希望星的生物學家,已經開始做人體實驗了。
而且還不是強制性的,是實驗體自願獻身為科學的發展做貢獻,就問你怕不怕。
這樣瘋狂的科研態度,那科技的進步速度不用說了,比華國這邊快多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安聞並沒有什麼想要超越希望星的想法。
他手裡有一套成熟體系的科技樹,但那是異界的,他現在想要的是人類自己的科技樹。
有兩套科技樹互補,未來的潛力才會更大。
所以,安聞制定的發展計劃,第一個核心點就是發育,窩在家裡發育,不出去浪,反正太陽系的資源足夠華國使用了。
第二個核心點,就是摸著希望星過河,對於這個套路,我們不要太熟悉。
今天你們希望星研究出來一種好東西,那麼下一秒就是我們的了。
圍繞這兩個核心點,華國完全可以平穩的跨過轉型期,順便還能夠培養一些人才,未將來的星辰大海之路積蓄力量。
至於時間為什麼定在十年呢?
因為按照智囊團的推測,以希望星目前的科研速度,在十年內就可以研發出成體系的宇宙飛船。
雖然這種宇宙飛船,也只是在恆星系內航行,但已經足夠了。
到時候,安聞就會把他扣押的那些東瀛專家送回希望星。
有了飛船上的材料和裝置,只要希望星有成體系的飛船製造能力,那麼希望星分分鐘就能夠踏入星辰大海。
不說宇宙了,銀河系的水估計都很深,咱們還是別冒險了,讓希望星先派人去過河吧。
我們只要摸著希望星過河就行了,這個是最保險的辦法。
對於這一點,我們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大家業務也都很熟練。
過完年開完會,安聞就繼續回家摸魚。
大方向是種田,又沒有什麼大事,哪裡需要他這個局長出面處理呀,有沈主任在那裡看著就行了。
就這樣,時間飛快的流逝。
希望星的人,不要命的搞科研,我們這裡也是加班加點的消化希望星的科研成果。
希望星的人全員996,享受著福報,而我們的百姓分成了三個群體。
第一個群體,啥也不幹,天天玩,安心的享受著社會福利,不惹事不鬧事,當一條快樂的鹹魚。
第二個群體,閒的無聊,偶爾工作一下,不想幹了就休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生活幸福。
第三個群體,有理想有目標,努力提高自己,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生活和精神都很充實。
這三個群體的比重,是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