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多少錢?”
“30美元,我是趁打折的時候在紐約梅西百貨買的。”秦方遠回答。
“哎呀,你也買打折貨?誰不知道啊,你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銀行啊,還是美國的,那得掙多少錢?!還買打折貨!你說說,除了我們小學同學馬華憑著老爸開了工廠,還有誰比方遠掙錢多?”
“你們俗不俗啊!”還是做組織部部長的同學把這個話題打斷了,“整天錢錢錢的,還講不講些品位?”
一直在一旁翻手機簡訊的當地環保局的同學出來幫腔:“難得老同學聚在一塊,還是談些別的吧。”
做組織部部長的同學畢業於武漢的一所高校,英語還不錯,他當著秦方遠的面,跟於巖說了很多秦方遠小時候的糗事,調皮搗蛋,組織同學聲東擊西偷西瓜之類,聽得於巖笑得花枝亂顫。
秦方遠衝著同學說:“別毀我形象啊!”
中小學同學雖然沒有大學同學聚會頻繁,但是在兩小無猜的年齡同窗就讀,那種親暱的感情是其他任何階段的感情都無法替代的。
擔任組織部部長的同學也是當地一號新聞人物,本科畢業參加工作,七八年間從一個鄉鎮幹事迅猛攀升到縣委常委,被稱為火箭速度,甚至有媒體調查他的背景,是否為高幹子弟或有錢家族。同學笑說:“調查來調查去,調查出來我小時候是個放牛的,至今家裡還種個一畝三分地,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啊!這些媒體,唉,無言啊!”
於巖接過話說:“在美國,記者乾的是扒糞的活兒,尼克松水門事件啊,克林頓和萊溫斯基性醜聞啊,還有麥道夫金融詐騙啊,都是媒體揭露出來的,這是正常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這不是在中國嗎?我們還真有些不適應,是吧,方遠?”
這時秦方遠正和幾個人聊徵地開發的事。在座的有幾位在**系統裡做事,其中有一位在秦方遠的那個鎮上做副鎮長,他倒乾脆利落:“大量佔用土地,推平後招商引資,是當前**工作的一項重點。說句心裡話,其實我也不想這麼幹,能招到什麼樣的商家?我們心裡沒底,倒是一些化工、水泥等汙染企業跑過來要投資。就在我們隔壁鎮,一家化學制藥上市公司徵用了一大片地,要建設一個大生產基地,誰能保證沒有汙染?但這些不是我們說了算,有上級,還有上級的上級,官大一級壓死人,透過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場手段招商引資,我們一線**也是沒辦法。讓他們治汙?他們都不願意掏這個錢,就是買了治汙裝置也不執行,說是提高了成本不划算。**也沒有辦法,全國都是這個樣子,只好眼不見為淨,只管建設,治汙就交給下一屆**,如此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再說句良心話,農民對地也都沒感情了。我們去徵地,農民都很高興,拉著我們說,什麼時候把我們的地也給徵了吧,反正地荒著,也沒啥可種的,**徵用了還可以補償一筆錢。如果在我老家,我是不樂意被徵用的。今天是同學聚會,話說到哪兒就到哪兒了,權當酒後胡言亂語。”
秦方遠問組織部部長同學:“怎麼看這個問題?”
組織部部長同學很尷尬,訕笑著說:“不談國事,不談國事,這麼多老師和同學聚會談點兒開心的。要不是你這位留洋生回來了,我們還真難得聚集在一起呢。”
這頓飯局,本來是師生敘舊、老同學久別重逢的一場輕鬆快樂的飯局,最後卻變得沉重起來。
秦方遠連夜買了機票回北京。張家紅在電話中問他什麼時候回京,公司已經確定了融資慶功宴會的日子,所有高管必須到場,否則會議就開不成了。
回到北京,下了飛機,計程車司機老趙早就等在那裡了。從飛機上往下看,霓虹燈光彩奪目,整個城市在燈火輝煌的夜晚像一座童話中的城堡。回城的路上,他們看著眼前一輛輛寶馬、奧迪、賓利、勞斯萊斯交織如流,高速路兩邊的路燈快速地後移。早晨還在貧瘠的鄉村,晚上已在奢華得如夢如幻的都市,於巖有些恍惚,仿似她跨越的不是一千公里的空間,而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於巖喃喃自語:“就像時間機器。這個國家就是個巨大的時間機器。幸好……幸好,你是真實的,始終在我身邊。”
於巖緊緊抓著秦方遠的手,頭依偎著他的肩膀。車窗裡倒映著秦方遠陽光俊朗的面孔,嵌在迷離燈火和黑色夜空中。如果不是跟著回到鄂東老家,根本意識不到他那沉重的記憶,古老山村生活與幾十年時間裂隙的重壓。一瞬間,她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更深的愛上這個男人。陽光,只有在漆黑深遠的宇宙之中,才迸發出最璀璨的光芒。
5.記者大鬧釋出會
“投資協議的簽署可以舉行一個儀式,對外公開的。儘管之前早就簽署了,錢也到位了,還是要辦個儀式,你以為國家領導人出訪簽署那麼多協議都是新籤的?那也就是一個形式而已。”張家紅說。
商道公關公司的滕總經理建議:“融資金額對外公佈時,能否翻上幾倍?”
張家紅關心的是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滕總有過財經媒體記者的從業經歷,後來改行做公關,這也是當前記者的主要出路之一。記者一旦離開媒體圈,要麼拉起幾條槍組建公關公司,客戶就是做記者時積累的一些企事業單位,要麼就是去大公司做公關部總監,他們對媒體圈裡的明規則和潛規則自然熟稔。商道公關公司的滕總分析起來頭頭是道:“現在TMT行業基本形成了一個慣例,融了1000萬說成是3000萬,融了3000萬說成是一個多億,牛皮能吹多大就吹多大。比如那個京城最大的網上電子商城,上一輪估值50億美元,對外號稱是100億美元,融資10億美元號稱15億。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一是鑑於行業競爭慘烈,在發展初期基本上就是拼資金、拼流水、拼推廣費用,說白了就是拼燒錢實力,誰能燒到最後還活著誰就最牛。因此,誰也不願把自己的實際融資金額包括實際到賬金額往外講,這屬於商業機密,一旦如實講了,人家三下五除二就能計算出來你的生存期,計算出你的推廣費用和銷售價格,甚至能推出你的每個客戶投入產出比,然後採取各種打法,讓你痛不欲生,毫無招架之力。二是壯大聲威,融資上億美元,得燒多久啊?投資者這麼看好啊!無論媒體還是客戶,都會對融巨資的企業刮目相看。三是鼓舞員工計程車氣。”
秦方遠也被邀請參與討論,他當然不同意虛誇融資金額。他說:“這樣上浮融資金額,有兩個問題。一是下一輪融資怎麼跟他們說。終有一天會披露真相,像上市招股說明書上就是必須披露的專案,那樣市場會懷疑我們不誠信。二是未來我們打算在納斯達克上市,美國投資者較真兒,他們會認為我們之前向市場公開的資訊造假,故意浮誇,存在誠信瑕疵。因此,上浮融資數額,雖然有一時之利,但可能影響公司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