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道:“不是說他們並沒有什麼真正的盜墓本領嗎,怎麼他們又能連續成功的盜掘了幾座大墓呢?”
蕭清風道:“第一,那個叛徒當初正是那支部隊的核心人物,當然也肯定知道其中的一些重要機密,知道那些漢人的古墓是楊老六故意放過去的,也就是說他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第二,他們盜掘的那些漢人大墓,一般的級別都比較低,也就是說它們的內部結構並不是如何的複雜,當然這對於那些早就輕車熟路的兵卒而言,也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了。第三,他們這時仗著有日本人撐腰,幾乎就是半公開的瘋狂盜掘,根本不用如何的顧忌,所以一旦真的遇到什麼困難的話,他們還就真敢使用那些極其野蠻粗暴的手段,甚至敢直接進行大面積爆破和動用大型機械進行挖掘。這麼一來,他們肯定是能夠屢屢得手了。”
啞巴道:“我想就憑楊老六他這個人的性格脾氣,他絕對不會袖手旁觀,不管不問的!”
蕭清風道:“不錯,這些事情傳出來之後,楊老六果然開始暗地裡行動了起來。他首先先是找準時機暗中下辣手,用極其殘忍的手法殺死了幾名帶頭的軍官,也算是對剩下的其他人敲響了警鐘。當然,他數次暗殺那個叛徒都沒有得手,這也算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然後他又在他們後來再進行盜掘古墓的時候,暗自躲藏在一旁,運用他神乎其神的手段,對那些進入古墓的盜掘者進行極盡恐怖的暗算,讓那些真正進入古墓的人非死即傷。不僅如此,他還用各種手段四下散佈一些恐嚇言論,說是當初那位將軍的鬼魂回來了,他專門來向他的這些不忠誠的下屬索命來了。最後,楊老六還故意的把那個叛徒他們替日本人盜掘古墓的醜事給捅了出來,讓民眾對他們進行激烈的譴責和攻擊。因為他們的這種膽大妄為肆無忌憚的行為,一旦被曝了光,那即便就算是他們背後的日本人,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姿態,給那些民眾一個說得過去的解釋。”
娃娃道:“還別說,這個楊老六還真是厲害,估計他這麼裡裡外外的一搗蛋,那幫混蛋肯定就不敢再如此的囂張了吧。”
蕭清風道:“楊老六這麼暗中的一鬧騰,那個叛徒手下剩下的那些軍官便紛紛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說什麼也不再心甘情願的替日本人再幹那些盜墓的事情了。因為楊老六的幾次成功暗殺,已經極大的震動了他們,再加上他們也大都是一些有血性的漢子,當初也是迫不得已才走上了這條投降的路子。既然連他們都這樣了,那剩下那些士兵當然也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說後來這支隊伍便慢慢的失去了日本人的信任,可能這也是後來他們早早的便再一次的叛變,投降了國民黨軍隊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吧。”
娃娃道:“現在楊老六的真實身份咱們算是清楚了,那後來的那個女孩到底真的是不是那位將軍的遺孤呢?”
蕭清風道:“這個應該沒什麼問題吧,因為即便是到了晚年的時候,楊老六再提起那個女孩子的時候,還一直用著大小姐的稱呼。當然,當時我並沒有追問過她的真實身份,應該是楊老六所說的那樣吧。”
小道士道:“既然如此,這位前輩的真實身份咱們也都沒有什麼疑問了,那現在就該侯爺跟咱們好好的講講那座什麼嚴嵩的‘閣老墓’吧。”
蒙山龜道:“不錯,剛才我就一直非常的疑惑,你憑什麼肯定南
山下面的那座大墓就是當年為嚴嵩修建呢,難道你還真有什麼確鑿的證據不成?”
靜心道:“就是,我也很有同感,要知道早在很多年前,人家嚴嵩的墓就被正式的確定了具體的位置,就是在河南的息縣縣城西南的王崗村。當時還出土了足以證明嚴嵩身份的墓誌銘兩塊,上面分別明確的刻有‘嚴氏嵩公志銘’和‘江西分宜子嚴世蕃’。而且嚴嵩墓還是遵循,他的老家江西分宜的地方習俗,墓壁設環與棺木的鏈條相扣接,將棺木吊在穴內空間,這是北方几乎看不到的懸棺葬。另外,根據《息縣縣誌》記載,在嚴嵩的前面大約五十米處,還有當年為嚴嵩修墓,並在死後仍舊選擇葬在此地,陪伴恩師的本地人王時中的王天官墓。王天官墓在南為前,嚴嵩墓在北為後,呈 ‘投師懷抱’之狀。姑且不論嚴嵩和弟子王時中的兩人真實的歷史身份和名聲如何,但是他們的師生情誼,卻是可見一斑。”
孤狼道:“不錯,嚴嵩墓的事情,當年我也的確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應該跟靜心講的差不多,所以不僅阿龜他們,甚至剛才連我也非常的疑惑。”
蕭清風道:“你們有疑惑這也很正常,但是這件事情還就真的毫無疑問,因為人家楊老六還就真的有確鑿的證據,而且我當年確實也曾經親眼看到過。雖然那時候我還小,並不懂什麼,但是我至今還留有那個證據的部分拓片照片。”
靜心道:“難道說,當年真的有人在墓中留下了什麼石刻碑記,而那些石刻碑記又被楊老六給拓了下來?”
蕭清風道:“不錯,正是如此,據說是當年嚴嵩倒臺之後,嚴世蕃知道大勢已去事不可為,於是便親自書寫了一篇文章,並命人用碑記的形式留在了那座真正的主墓之中,然後就把大墓徹底給封存了。當然,這篇文章正是記載了,當初嚴世蕃暗中秘密為嚴嵩修建這座大墓的一切經過,以及對當時世事無常的無奈和擔憂。人家楊老六在最後摧毀大墓總機關的時候,也正是為了能讓後人相信他所言非虛,這才將上面的文字拓了下來,留作憑證。而且,我還在後來專門請教過專家進行了相關的考證,證實拓片上文字確實應該是出自嚴世蕃之手。要知道嚴嵩父子的書法造詣都是極高,一般人那是很難模仿到那份神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