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欺負我嵩山派沒人嗎?
我嵩山派……好像也確實沒靠山。
瞅瞅崆峒派,再瞅瞅峨眉派,直至根本不熟的崑崙派,左冷禪心頭一寒,再看東方不敗的眼中就悄悄少了幾分衝勁,又下意識回頭一瞅,望著恆山那邊以定靜、定逸這兩位一流高手率領的一群弟子,不知不覺的就向同樣都是女子的峨眉派靠去,只剩下面和心不和的泰山、衡山兩派,第一次感覺到小名要完。
時隔上百年。
武林的平均實力降了不止一個水準。
就拿五嶽劍派為例。
泰山派沒有一流,只有幾個二流。
衡山派倒是有兩個一流。
一個是掌門莫大,一個是劉正風。
恆山派那邊是三個一流。
定靜與定逸都在場,掌門是定閒。
華山派那邊只有一個一流,還是這幾個月剛突破的一流,也就是嶽不群,往前推半年左右,華山派也沒一流,只有嶽不群與甯中則這兩個二流,跟泰山派有的一拼,實力不太行。
而嵩山派足足有十三位一流!
也就是俗稱的嵩山十三太保!
可是,在滅絕師太、宋遠橋、崆峒五老的眼中,這點成績真的不算啥,他們中最弱的門派,隨手拎出來一票弟子,都能幹翻五嶽劍派。
看看武當的配置。
一位大宗師,七位先天。
就算有兩位被廢,也是五位先天。
此外,還有幾名也是先天的長老。
都是靠年紀熬上去的。
也都是道家的閒散人物。
來自於五湖四海,與張三丰論道。
結束後,有的繼續雲遊天下,有的就順勢留在了武當山,人數雖不多,卻也有十幾位之多。
拼一拼,湊一湊。
二十名先天是有的。
故此,想在此時的武當做長老,先天只是基礎要求,好比宋青書這等三代弟子中都有幾個入門較早、天賦較高的成了一流,二流三流更是不計其數,與五嶽劍派的差距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