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太子、四公子韓宇、安平君與龍泉君、九公子韓非、紅蓮等,這群以他為主體的王室宗親。
連張開地,他都不敢相信。
因為其孫子張良是大漢的開國功臣。
連張開地都不敢相信,就更不用說姬無夜等人了,他現在就是一隻驚弓之鳥,看誰都覺的“此人想害孤”,然後是“把他拖出去砍了”的這種思維模式,故此,一個鬼兵劫餉,觸犯了韓王安的兩條本就敏感的神經線,搞的韓國上下風雨不停,這事鬧的很大是不是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韓王安只是庸,不是昏。
也許在原本的命運裡,他是昏。
可翻閱了史書,這位韓王安就與無數昏君一樣,從“昏”變成了“庸”,約等於變成了劉禪,雖說“庸”也不是好評價,可總比令人絕望的“昏”強。
正因如此。
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
哪怕是對自己。
韓王安也總要有一個交代。
可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他也沒能從這滿堂朝臣中看出有誰值得信任,又因此事涉及到了兩位王室宗親,也就是負責押送這批軍餉的安平君與龍泉君,非有能力的王室宗親不可查明,主要是害怕外人去查不會如實跟他說,更怕外人有預謀的冤枉他這兩個兄弟,把他目前信得著並能用的左膀右臂砍了。
故此,韓王安也是猶豫的很。
而這,就是蝴蝶翅膀引起的暴風。
曾幾何時。
韓王安還在忌憚。
忌憚四公子韓宇的野心。
忌憚九公子韓非的能力。
忌憚姬無夜,忌憚張開地等等。
可如今……忌憚個屁!
肉爛在鍋裡,總比便宜了秦國強!
他犯愁的是無人可用!
而非誰的野心太多,誰的能力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