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不惜暴露出一些底牌。
比如潛龍陣。
在一隻秦軍小隊衝入潛龍陣後。
數百架勁弩便從四面八方彈了出來。
在一陣鬆弛有度的上弦聲中。
每一架弩機都裝載了破甲箭。
“起陣!”
“鐵壁!”
別管是不是破甲箭,這隻秦軍小隊的小隊長都不願意拿自己的鎧甲試驗,更不願意拿自己的小命試驗。
一揮手中的秦劍。
周圍的秦卒頓時跑動了起來。
秦軍的配置是當今時代最完美的。
行軍時,經常是手持長矛的秦卒頂在最前面,兩側是揹負大盾和長刀的甲士,中間安置弓箭手或弓弩手,佩戴長劍,如果有戰馬和戰車,那就是另一個配置了,這裡說的只是步卒的配置。
如果面對騎兵。
可令豎起大盾的甲士在前,手持長矛的秦卒在後,弓箭手與弓弩手在最後面,主要是弓弩造價昂貴,有些秦軍小隊裡依然用弓手作為遠端輸出。
如此一來,可形成三重阻擊。
第一重是箭雨。
第二重是大盾。
第三重是長矛。
就算前兩層被破也不要緊。
弓箭手和弓弩手有足夠的時間扔掉手裡的弓弩,拔出腰間的長劍,或許不如甲士手裡的長刀好使,但也擁有反擊的能力,可與敵人展開廝殺。
在一整隻秦軍小隊中。
手持長矛的秦卒是最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