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不起來就別硬舉,又不是隻有這一個姿勢是正確的,讓你平舉長劍的目的是在於鍛鍊你的肌肉,讓你體會這種肌肉發力的感覺……真正打起來的時候,這個姿勢是沒有用的,你舉劍舉的再穩,也抵不過對手勢大力沉的對撞,一力降十會……力量上的差距從境界上彌補,提煉鬥氣,這是你晚上才需要面對的課程,眼下你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在不影響固定方位的前提下,獲得更長久的握劍時間!”
“就像拎著一個盛滿了水的桶。”
“走在路上。”
“左手拎不動了,可以換右手。”
“你如果一直用左手拎,就算一口氣拎回來了,誰也沒撒,你的左手用不了一時半刻就會脫力,舉不起來……重複這種做法固然可以淬鍊你的肌肉,但對你的精準沒有任何提升,如果你走的快了,桶裡的水依然會濺出來……如何在換手的情況下,不讓桶裡的水濺出來,才是真正的入門了,也算是你握好了劍!”
“手臂的肌肉放鬆。”
“你是用手掌握著劍,不是託著。”
“手指,手指,手指扣啥呢?”
“不要死死的抓住劍……這不是在考驗你的握力。”
“力量用到手腕上。”
“下沉。”
“從手腕到小臂,再到肘關節……也就是胳膊肘。”
“從胳膊肘到大臂,到肩關節。”
“以你的脊柱為核心。”
“下,連線腰、胯、腿腳。”
“左,連線你的左半身。”
“上,是你的小腦袋。”
“既然你的右手已經撐不住了,那就把劍的重心摸透,一個重心疊一個重心,按照我剛剛說的路線……用手腕分攤這柄長劍的一部分力量,用胳膊肘再分攤這柄長劍的一部分力量,用肩關節再分攤……重複這個過程到極致。”
“呼吸不要放緩,也沒讓你加快,維持原本的頻率就行……不是說你屏息凝神,劍尖就不抖了……記住,劍不抖就行,人抖不抖無所謂!”
看著小蝶似懂非懂的樣子。
林朝辭抬起手中的長劍。
不輕不重,在小蝶手中的長劍的前中後三部分,各自敲了一下,隨後,同樣點了一下小蝶手中的長劍的中部偏後部位,立馬就像是碰到了什麼支柱,鏘的一聲,精鋼長劍應聲落地。
“這就是你剛剛的重心所在。”
“沒沉下去。”
“所以,你是靠力量端著它。”
“而不是靠技巧握著它。”
“前三聲跟後一聲有什麼區別?”
“聽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