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兩者的範圍不同。
肉眼的觀察範圍永遠是強於感知的。
大部分鬥皇的肉眼觀察範圍都在三百公里左右,極少的一部分鬥皇,在眼力方面有天賦的,或是修煉了一些瞳術,能看到五百公里左右。
而大部分鬥皇的感知力,也可以說是精神探測範圍,都在五里之內,極少的一部分鬥皇,比如說擁有煉藥師這種特殊身份的鬥皇,因為煉藥師的剛性需求就是在精神力方面超於常人,所以在這方面,煉藥師更有優勢,但就算如此,五公里的探測範圍也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並不是說有了第二種視角,第一種視角就可以扔了,如果有人在五十里外準備了一個殺傷力極高的大範圍鬥技,感知雖然感知不到,但用眼睛看還是能看到的,能提前規避。
如此一來,兩種視角其實是互補的。
雲督這位鬥王長老能俯瞰密林。
還要歸功於他腳下的山峰。
而那些鬥靈級別的內門執事與外門執事雖然看不清一百五十公里之外的事,但七十五公里,或是七十公里之內,在如今的這個視角下,有什麼風吹草動還是能被他們立即捕捉到的。
所以,他們也在觀望。
倒不是說為了那仨瓜倆棗的金幣。
而是說,閒著也是閒著。
比起那些無意義的社交和吹捧。
他們還是更喜歡找一個合適的視角,看看這批考生裡有沒有那種有意思的考生,就跟正常人看電影一樣,看看路上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
比如說:跟其他人打起來了……
比如說:不走運的遭遇某隻魔獸……
是的。
密林裡是有魔獸的。
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小驚喜。
而且,還有一個隱藏的考點沒說。
那就是信物之間也有等級區分。
一等信物,白色玉佩。
二等信物,青色玉佩。
三等信物,彩色玉佩。
其中,一等信物隨處可見,往往被埋藏在一些草木土石中,或是被扔到小溪裡,只要留心周圍的環境,不難察覺,因為玉佩是會反光的。
但二等信物就不常見了,比起數量多達一千五百枚的白色玉佩,青色玉佩只有可憐的四百枚,往往被掛在一些比較好對付的魔獸身上,想要獲取,要麼擊殺魔獸,要麼趁魔獸不注意從魔獸的身上薅下來,反正都是有難度的。
至於三等信物,更少見,數量滿打滿算也就是一百枚,都被掛在了那些性情兇悍的魔獸身上。
不過,倒也不用擔心超標。
密林中,最強的魔獸,也只是相當於人類的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