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陳晉離開的方向,陳默搖了搖頭,諸葛亮是好,但如果周瑜在的話,他不會把諸葛亮推薦給陳晉,可惜周瑜死的太早,陳默只能把諸葛亮拿出來作為兒子以後的班底。
不是諸葛亮不如周瑜,周瑜是個帥才,在統兵作戰之上,周瑜強於諸葛亮,但若說治理天下,諸葛亮在這方面卻遠在周瑜之上,但諸葛亮有諸葛亮的毛病,先看看陳晉能不能察覺到吧。
兩日後,陳晉再度來見陳默。
“找到了?”陳默看著陳晉,笑問道。
“此人……甚獨。”陳晉皺眉道:“兒臣查過當年荊州留下來的資料,一開始沒有察覺,但後來發現,荊州諸多事情,無論大小,孔明都會過問,父親說的可是這個?”
“不錯。”陳默點點頭道:“聰明人有聰明人的缺點,諸葛亮是個全才,其才能普天之下,也無幾人能夠相比,然也正是因為全面,所有事情都懂,所以所有事情他都不能放手,或者說不放心其他人去做,我兒治蜀地十年,當清楚一州之事何其繁雜,若事事都要你來處置,必然短壽,這樣的人,便是做了君主,也會自己把自己給累死。”
“父王,那這等人要如何用?”陳晉有些糾結,諸葛亮確實是個人才,而且是大才,但該怎麼用?
“該如何用就如何用。”陳默笑道:“給他安排幾個能吏,但若真有獨當一面之才,莫要放到他門下去,他能培養能吏,卻不能培養出治國之才,另外讓他處理決策之事,遇到國家大事,多與之商議,但若是小事,莫跟他商量,希望他能多活幾年。”
“這……”陳晉點點頭,但表情還是有些苦惱:“父王,孔明他並無出仕之念。”
“這就要看你是否願意請他出仕了。”陳默笑道。
“父王可是要兒臣效仿那劉備?”陳晉笑問道,劉備當年三顧諸葛亮,結果雖得了荊州,但終究未成大業,這讓不少人對諸葛亮的才能頗為不屑,覺得諸葛亮不值得劉備如此做,要讓陳晉效仿,陳晉做不到。
“那倒不必,不過你記住一點,是人皆有所求,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財,有人求色,說來不難,但想要真正參透人心,需得你自己去看,自己去想,我兒如今已年近不惑,為父能教你的都教你了,至於剩下的,需要我兒自己去找,你並不比諸葛亮差,他做不到的事,我兒可以做到,所以在他面前,也莫要妄自菲薄,你這一路走的很踏實,也可能是為父昔日為督促,過於打壓了,但我兒真的不差。”陳默笑道。
“父王好意,兒臣明白。”陳晉笑道。
“明不明白不重要,將來你是要接手這天下的,這條路,為父沒辦法指點你太多,你這半生的路,或明或暗,都有為父扶持,但後半生的路,卻需你自己走,你記住,這世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成法可鑑,但不可死用!”陳默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看著陳晉搖頭道:“走吧,你我父子已經很久沒有遊獵了,今日天光正好,陪為父去北邙山狩獵一番。”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