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上止血帶的部位在上臂上1/3處或大腿中上段。(2)安置:止血帶下放襯墊,確保氣囊完全覆蓋一週
2.壓力:上肢30kpa,下肢50kpa,壓力不足時適當增加,但最高增加不宜超過5~10kpa。(4)注意事項:如無止血帶,可用布帶等代替。
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記錄時間,定時放鬆(每40~50分鐘放鬆一次,每次3~5分鐘,放鬆止血帶要緩慢,防止血壓波動或再出血。
三角巾包紮法如下:
三角巾包紮法是一種包紮的方法,可用於手部、足部包紮,還可對腳挫傷進行包紮固定,對不便上繃帶的傷口進行包紮和止血。對較大創面、固定夾板、手臂懸吊等,需應用三角巾包紮法。
1.普通頭部包紮:先將三角巾底邊摺疊,把三角巾底邊放於前額拉到腦後,相交後先打一半結,再繞至前額打結。
2.風帽式頭部包紮:將三角巾頂角和底邊中央各打一結成風帽狀。頂角放於額前,底邊結放在後腦勺下方,包住頭部,兩角往面部拉緊向外反折包繞下頜。
3.普通面部包紮:將三角巾頂角打一結,適當位置剪孔(眼、鼻處。打結處放於頭頂處,三角巾罩於面部,剪孔處正好露出眼、鼻。三角巾左右兩角拉到頸後在前面打結。
4.普通胸部包紮:將三角巾頂角向上,貼於區域性,如系左胸受傷,頂角放在右肩上,底邊扯到背後在後面打結;再將左角拉到肩部與頂角打結。背部包紮與胸部包紮相同,唯位置機反,結打於胸部。
步驟1:三角巾的底邊與身體平行,將一端放在肩膀,另一端由胸前往下垂。
步驟2:三角中的直角端,放在傷肢的肘關節外側 。
步驟3:將三角巾下垂的一端拉起,蓋過受傷側的肩膀,兩端在勁側部位打結(不能打在頸椎上。
步驟4:將三角巾的頂端往前拉或摺好,利用安全別針,把它固定在吊帶前面。假如沒有別針,則把頂端捲曲在手肘外側打結固定。
注意事項:
1.一般家庭沒有三角巾,但其在急救時用途較廣,應配備。製作很簡單,用一米見方的布,從對角線剪開即成。
2.三角巾除上述用法外,還可用於手、足部包紮,還可對腳挫傷進行包紮固定,對不便上繃帶的傷口進行包紮和止血。
3.三角巾另一重要用途為懸吊手臂;對已用夾板的手臂楨固定作用;還可對無夾板的傷肢想到夾板固定作用。
跟蹤:是指緊緊的跟在後面。
反跟蹤:是指對跟蹤者的背後暗中緊貼和監視採取的技術反制手段。
一般確定有沒有跟蹤的方法有:聽、停、看、轉、回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