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韓警官> 第三百三十四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四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 (1 / 3)

訊號基站位於田中央,人跡罕至,保護得比較好,雖然過去三十多天,收穫卻不少。

現場提取到九個鞋印,屬於兩個人。

兩對鞋印並排,相距80多厘米,一路往北,在通往公路的田埂邊消失。足印較深,右側一人留下的更深,尤其左腳印。

空調室外機體積那麼大,那麼沉,一個人很難將其搬走,且一頭重一頭輕,基本可以判定為嫌犯留下的,屬於二人作案。

現場發現六個菸頭,過濾嘴上的品牌清晰可見,其中五個十來塊錢一包,一個屬低檔煙,兩塊多一包,農民和民工抽得比較多。

……

按規定現場勘查需要找見證人,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北邊馬路上半天看不見一輛車,一時半會間想找也找不著,只能作罷。

“出警的人太不負責任,現場痕跡這麼明顯,不可能看不見,竟然不通知技術中隊過來勘查。”

一上車,萬鵬忍不住嘀咕起來。

李文跟分局技術中隊經常打交道,早見怪不怪了,拉緊大衣苦笑道:“出警的人不是沒看見腳印,是不相信能透過腳印破案,現場痕跡他們只對指紋感興趣,其它全扯淡。再說分局技術大隊總共幾個人,通知也不一定有空來。”

“現在的鞋有多少種類,又不是大案要案,誰會為一臺空調室外機去排查穿同類鞋的嫌疑人?”

DNA破案對基層民警而言遙不可及,現場勘察對基層民警來說一樣“高大上”。

案值不大的失竊案,過來看看,做幾份筆錄,有目擊者、有明確的嫌疑人、有條件偵破就查查,沒條件乾脆擱置。畢竟資源終究是有限的,基層警力緊張,經費不多,不可能為一起小案子投入太多人力財力。

大案必破,小案沒破,老百姓一樣有意見。

韓博舒展了下雙臂,回頭道:“各位,以後的現場勘查、物證檢驗要由大案往普案轉變,事實上很多大案是透過小案破獲的。更重要的是,前科人員指紋庫和未來的DNA資料庫想真正發揮出作用,都離不開前期的基礎資訊採集。”

“韓隊,我知道基礎資訊採集的重要性,關鍵區縣公安局那麼多技術民警嗎?”

“等忙完手頭上的事,我就要參加公務員招錄,要面試普通高校的考生,要去省警校、公大和刑院招人。三個分局技術中隊人員應該能配齊,能達刑警總人數20%。六個縣局比較困難,儘管幾位局領導很支援,但涉及到人員編制,要做的工作太多,今年只能解決一部分,剩下的人員缺口慢慢想辦法。”

“少帥”忙得事跟邢大完全不一樣,考慮的是全南港刑事技術單位建設。不過話又說回來,邢大隻是技術大隊長,不是副支隊長,只要管好技術大隊。

“韓隊,我們大隊招幾個?”萬鵬對區縣公安局今年招多少新人不感興趣,只關心自己單位。

“五六個,主要是計算機專業的。”

韓博趴在椅背上,笑看著他們說:“縣局技術中隊人手不夠,從單位建設角度出發可以等,從辦案需要上看又不能等。你們全是技術骨幹,有沒有興趣下基層掛職?”

“掛職?”

“既能解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又能發揮傳幫帶的作用,還能利用掛職的優勢協助市局推動‘科技強警’戰略。打個簡單的比方,接下來要建前科人員指紋庫和DNA資料庫,有人在基層與沒人在基層是完全不一樣的,資訊採集會更全面,其它工作也會比現在銜接得更好。”

技術大隊不是在編人員太少,而是太多。

未來的南港市局刑事技術中心要變成醫院一樣的機構,集中資源打造法醫病理、法醫物證、理化檢驗、前科人員指紋庫和DNA資料庫、心理測試和電子物證幾個“專家門診”。

留二十個骨幹,其它崗位能招聘文職儘可能招聘文職,把寶貴的警力下沉到一線,今後不再跟現在一樣出現場,變成一個技術支援及權威鑑定部門。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市局呆好好的,誰願意下基層吃苦受累,萬鵬四人愣住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