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真累,過年真忙。
初四上午給老盧拜年,下午給兩位導師拜年,初五給李家親戚拜年,跟大姨夫杭俊生、大姨子李曉慧一家吃團圓飯,再次拜託已退休的杭俊生父母代為照看富瑞公寓的家和大雜院的老房子,連夜乘飛機去東海,從東海坐車回南港。
南港機場有晚上飛首都的航班,首都機場沒有晚上飛南港的航班,初六要上班,只能這麼安排。
老李總一樣要工作,留在東海。
李媽以照顧孕婦為己任,在濱江小區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同“李行長”一起回思崗。人才市場開招聘會,有良莊農民合作基金會的攤位,這麼大事“李行長”是要去的。
南港的家裝修好了,韓媽不打算再跟韓總去東海,同李媽一樣以照顧孕婦為己任,過去幾天忙著在良莊“安營紮寨”。總住小單家不太方便,把“李行長”和李媽行李搬到建工集團。
老總、副總和專案經理回良莊住的地方,據說條件好得令人髮指。
從現在開始她們打算兩邊跑,週一到週五陪“李行長”在良莊,週六週日和“李行長”一起來市裡團聚。全是老盧惹的禍,非要李曉蕾當他的“接班人”,把老韓家搞得雞犬不寧。
家裡沒人,下班回來冷冷清清,飯都沒得吃。
韓博乾脆把行李再次搬到技術大隊宿舍,打算週五下班再回去。
新的一年,全新的開始,做得第一件事跟“李行長”差不多,公安警力緊張,技術民警更緊張,必須想方設法挖掘編制潛力。
跟政治部協調把看門的兩位老民警安排到車管所,把萬鵬等年輕技術民警送到東港、南崗等縣公安局掛職,充實區縣公安局技術中隊力量,同時面向社會招聘十五名高中以上學歷、政治面貌清白的文職人員。
公安局招職工不需要去人才市場,民政部門有一大批等待安置的退伍士兵,省內有幾家非公安系統的警校培養了一大批很想當警察卻無法入警的學員,招聘他們既不需要政審也不需要軍訓,只要進行業務培訓。
“這三個小夥子在部隊就是開車的,辦完手續可以讓他們直接上崗。這三個孩子在警校念得是偵查專業,培訓一下,讓他們搞指紋。俞美琪是學文秘的,懂計算機,形象也不錯,培訓一下讓她去前臺……”
未來的技偵支隊有點像醫院。
法醫室、DNA實驗室、痕跡文檢室、理化室、警犬技術室和籌建中的心理測試室、電子物證室類似於醫院的科室,各室技術民警類似於醫生。
局裡經費緊張,在刑事技術上投入這麼多,其它方面必須精打細算。
主城區三個分局的法醫解剖一直在殯儀館進行,殯儀館條件差,想達到法醫解剖室的行業標準不僅要裝修還要添置一些裝置,局領導想想為什麼要搞三個,為什麼花那個冤枉錢。
技術大樓有附屬樓,陳局拍板把附屬樓作為法醫解剖中心,採購冰櫃,搞停屍房,添置一輛運屍車,以後有屍體全往技偵支隊送,三個分局技術中隊法醫過來解剖,解剖檢驗完再往殯儀館送。
這麼一來就要運屍工,就需要開運屍車的司機。
值得一提的是,法醫幾乎天天跟屍體打交道,這麼搞以後還不用總往殯儀館跑,他們無所謂,其他同志不高興。我們是技偵支隊,不是殯儀館,哪有這麼幹的。可是不高興歸不高興,領導作出的決定,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未來的DNA實驗室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簡單,將由接案室、試劑準備室、樣本預處理室、DNA提取室、PCR建立室、擴增室、測序室和資料處理室八個功能室組成,在樣本預處理室、DNA提取室、PCR建立室、擴增室之間還將配置獨立的緩衝區。
總共才多少編制,一個實驗室不可能配8個技術民警,要招聘職工打下手。與法醫室職工不同,他們要經過嚴格的職業培訓,培訓合格之後才能上崗。
痕跡文檢室的全稱應該是痕跡、指紋及文檢室,痕跡和文檢不需要職工,但指紋需要。
接下來要建立全市前科人員指紋庫,各區縣公安局技術中隊在現場採集的指紋,以及各基層所隊包括交警部門採集的指紋將匯總到這裡。
許多指紋需要修補之後才能輸入資料庫,比對系統也只能從資料庫中“撈出”相似的指紋,輸入和最終比對時依然需要肉眼,工作量極大,兩個搞指紋技術的民警忙不過來,必須招聘職工。
此外,搬家之後離市局太遠,來回吃飯既耽誤時間也不方便,要有自己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