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勇思維錯亂,說話抓不住重點,所談的內容缺少連貫性和邏輯性,東拉西扯,正常人根本無法理解。
說了一會兒打仗他突然扯到吃上面去了,正跟他吹牛攀比吃過什麼什麼好東西,他又想起村裡有一條河,河裡有多少魚。
兩位專家保持沉默,馮程序覺得這麼下去不是事。
回頭看看操作錄音器材的民警,提醒道:“韓支隊,周政委,要不要提示下小丁,不能總被他帶偏。”
“不用提示,這樣最好。”
周素英指指監視器裡口若懸河的張大勇,微笑著解釋道:“現在不是擔心他胡說八道,是擔心他不說,是擔心他不用腦子想。別看他前言不搭後語,但此刻思維很活躍,思路天馬行空,想到什麼說什麼。”
“他會說著說著說漏嘴?”
“有這個可能。”
韓博放下紙筆,補充道:“剛才所做的一切只是讓他接受小丁和小單,對這個小團體產生認同感,讓他敢開口、樂於開口。因為精神分裂病人情感反常,嚴重到一定程度,對親朋好友都漠不關心,退縮、自閉、不願與外界接觸,對生活和學習沒興趣。你看他現在多活躍,這個表現非常好。”
之前不是沒想過這個辦法,讓兩個囚犯24小時盯著他,未嘗沒有從他嘴裡瞭解到點情況的想法。
現在看來辦法對頭,方式不對。
沒跟他一起瘋,更不可能瘋到點子上,跟他瘋對路。
三人就這麼坐在監控室裡聽一個真瘋子和兩個假瘋子扯淡,話題一個接著一個,真是天馬行空,幸好瘋子跟正常人一樣也會累也會困,扯著扯著張大勇迷迷糊糊睡著了,“發報機”戴在頭上舍不得摘。
這一覺估計要睡到明天天亮,沒必要守這看他睡覺。
馮程序正打算招呼二人去賓館休息,韓博突然笑問道:“政委,你有沒有發現?”
事實證明搭檔的知識比想象中更淵博,周素英確實有一個算不上發現的發現,不禁反問道:“韓支隊,你呢?”
“我注意到兩個關鍵詞,你不是有記錄麼,拿出來看看,是不是一樣。”
“應該一樣。”
“你們二位別打啞謎了,到底什麼發現。”在兩個碩士同行面前馮程序覺得自己像個小學生。
“果然一樣。”
韓博側身指指搭檔筆記本上重點標註的幾個詞,不無興奮說:“馮支隊,別看張大勇二十多歲,事實上他就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而且是經常發病的孩子。天天看電視,看電視裡打仗打得熱鬧,對司令、軍長、師長、RB鬼子、國M黨反動派這些詞有印象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