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去這些年發生的各種詐騙案例相比,“鳳儀11.26案”幾個嫌犯的手法算不上十分高明,總結起來就是膽子比較大、策劃的比較周密、包裝的比較像。
之所以能夠成功,與地方政府熱衷招商和長期以來形成的“唯GDP論英雄”的不良政績觀有很大關係。
在考核壓力下,鳳儀縣政府“飢不擇食”,缺乏對引進專案的應有鑑別力,對外來投資者的身份和能力沒有深究,從而讓這幫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
事實上早在兩個月前,一些上當受騙的建築企業負責人和材料供應商就發現不對勁,透過各種渠道向縣裡反應,甚至找過兩家省級媒體。
可能由於“驚天騙局”已經鋪開,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也可能對這夥騙子仍抱有一絲幻想,一些主要領導從沒有深究到不敢深究。
在接受一個媒體記者採訪時,常務副縣長曾亞傑竟然聲稱官員竟然聲稱,“騙子能騙政府什麼?他一寸土地也帶不走,政府不會有任何損失。相反,隨著土地不斷升值,政府賣給別人還會賺不少。至於那些承包工程商被騙,那是他們貪圖高利潤,與政府無關。”
現在的問題是,上當受騙的不只是工程承包商和材料供應商,還有鳳儀縣的一千多名幹部教師!
金鷹小區沒立項,沒經過發改、土地等部門審批,甚至連工程圖紙都沒有就開始預售,搞得跟集資建房差不多。
商品房在大城市很多很正常,在鳳儀這個小縣城堪稱稀罕事。
一套兩居室六七萬,普通老百姓買不起,主要賣給有錢人和有能力定期還款的財政供養人員。
這個“後續專案”是縣裡透過專門成立的城建投資公司以土地入股參與投資的,當時進行過轟轟烈烈的宣傳,針對幹部教師還推出一系列優惠,結果人家錢交了,少則一兩萬,多則三四萬,騙子卻把錢卷跑了。
社會穩定的前提是幹部隊伍穩定。
調查組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要求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首先要做好上當受騙的幹部教師工作,一個縣領導負責一個鄉鎮或一個部門,哪個鄉鎮或部門出問題,拿負責該鄉鎮或部門的縣領導是問。
這個分工也是“對口”的,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馬開元負責政法系統。
公安經費緊張,基本工資都經常拖欠,民警日子過緊巴巴的,哪有閒錢買金鷹小區的“高檔住宅”,可能與職業有一定關係,對金鷹公司也不是很新任,上當受騙的民警不多。
相比之下,法院、檢察院的問題要嚴重一些。
先去法院,再去檢察院和司法局,最後去公安局,跟主要領導交待清楚,跟上當受騙的同志開座談會,人基本上全在,不過他們的家屬估計全去金鷹公司報案了。誰也不知道贓款能不能追回來,馬開元不敢瞎承諾,只能說一些含糊其辭的場面話。
回到縣委,正準備向書記彙報,宣傳部長從廣電局回來了。
書記辦公室門禁閉,不是人不在就是在裡面談什麼事,馬開元沒貿然過去敲門,走到一邊問:“朱部長,你那邊怎麼樣?”
“空口說白話,能怎麼樣?”朱部長輕嘆了口氣,下意識朝曾亞傑生前的辦公室看去。
“他一了百了,讓我們收拾這個爛攤子,這日子真不知道該怎麼往下過。”
“進來時老徐說他愛人帶孩子去招待所,門衛不讓進,在門口大哭大鬧,說曾亞傑是有責任,但我們這些人一樣有責任。把騙子引進來也好,搞那些專案也罷,全是縣裡的集體決策,常委會上,縣長辦公會上,個個舉過手的,不能把責任全往死人頭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