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幹總比沒事幹好,隨著韓博一聲令下,專案組再次忙碌起來。
範圍圈定得很小,相比之前摸排,這次要容易得多。
專案組的三位正副組長太累了,韓博命令他們立即去休息,語氣不容置疑,讓常彩燕接過指揮權,負責正在進行的新一輪摸排行動。
今晚不會有結果,最快要到明天中午。
擔心自己一走邱慶國他們又爬起來繼續工作,韓博乾脆坐在會議室翻看情報研判組留下的材料。大多是已排除嫌疑的人員情況,有些是前幾次摸排行動匯總過來的線索。
研判人員不會輕易排除一個人的嫌疑,更不會遺漏任何一條有價值的線索,不知不覺看到深夜10點多,結果一無所獲。
兇手就算不是本地人,對深正尤其富田區也應該非常熟悉。
韓博越想越奇怪,順手拿起滑鼠,點選了幾下,播放嫌犯取錢時的監控影片。看了一遍又一遍,除了身高、體型、步態和當時的衣著,沒看出其它有價值的東西。
就在他放下滑鼠打算去外面透透氣時,突然想起自己親自指揮的那次大摸排,不禁回頭道:“彩燕,我們手頭上的這些海興花園本地人員和外來人員資料,應該是大前天晚上參與摸排行動的單位篩選之後匯總過來的。”
“是的韓局,有問題嗎?”
“當時沒問題,現在有問題,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我們需要更多更全面的原始材料。”
“大前天晚上摸排了一萬多戶,好幾萬人呢。”
“住在海興花園及周邊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貫籍、職業、來深時間……這些基本材料應該不會丟,應該全給了派出所,立即給派出所打電話,讓派出所安排人送過來。”
毫無疑問,領導這是堅持他之前關於兇手極可能提前潛入小區及小區周邊的推測,想從已掌握的最具體的基本情況中查出蛛絲馬跡。
影片分析沒進展不意味著這一推測能夠成立,畢竟人流量車流量太大,而且晚上光線不好,不僅在數以萬計乃至十萬計的人中甄別出誰是兇手很難,何況許多影片根本看不清楚。
常彩燕不認為把那些材料拿過來對破案會有多大幫助,但領導的話就是命令,依然拿起手機給派出所打電話。
“兩會”期間,查得就是各自轄區的人口,上級明確要求臺賬要明、底數要清,派出所根本不需要刻意準備,一接到電話就安排人把原始材料送了過來。
整整六大紙箱!
韓博沒想到會有這麼多,暗想早知道這樣就要電子版的,轄區有多大本地人員和外地人員,好不容易摸清底數,派出所的戶籍民警肯定會輸入系統。
管人家要的是原始材料,人家都已經送來了,只能看。
反正閒著也閒著,反正回去也睡不著,韓博乾脆開啟紙箱一份一份瀏覽起來。
這與調閱戶籍資料差不多,不是研究多複雜的案情,看看名字、性別、年齡、職業和家庭成員或合租人員的情況,再看看有無犯罪前科,感覺與2.27案不太可能有關係就順手放一邊,所以看起來很快。
摸排行動剛開始,常彩燕一樣沒什麼事,乾脆叫上研判組的兩個民警,同韓博一起坐下來看,看完一份又一份,真有那麼點偷窺別人隱私的感覺。
不知不覺已是零點,內勤輕輕走進會議室,不無緊張地偷看了韓博一眼,湊到常彩燕耳邊道:“常姐,夜宵好了,是去食堂吃,還是送上來?”
“送過來吧,小劉,收拾下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