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微仰頭看著蔡瞭瞭,慢慢的靠近蔡瞭瞭,輕輕地親吻了蔡瞭瞭。
輕輕地,沒有帝王的霸氣,只剩下對蔡瞭瞭的憐惜;沒有帝王的威嚴,只剩下對蔡瞭瞭的溫柔;沒有帝王的勝負欲,只剩下對蔡瞭瞭的愛。
如果此時可以按下暫停鍵,這畫面應該是:一縷夕陽照在門口,明晃晃地,有些歲月的屋內最深處,一張案,案的正中間放著奏摺,右邊放著剛剛才用過墨還帶著水光的毛筆,右前方一個大大的硯臺,滿滿地都是墨,案後面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相擁而坐。
這也堅定了皇上要參與此時的決定。
皇上之所以會選擇三年前那件事,也是因為如此。
而那個訊息絕對很對後宮妃嬪的胃口,絕對也可以大做文章。
本也就能將皇后扳倒,扳倒以後,這皇后的位置自然也就空出來了,這後宮之中的妃嬪可都有希望成為下一位皇后。
可不一定就是現在後宮中品階最高的吳充儀。
潘婕妤、白美人可也都有機會。
張美人如此這般口說無憑的告訴他們,現在的皇后可不是真皇后,他們會半信半疑。
信是因為,自從皇后那年大病皇上下令封鎖齋繡宮之後,皇后的病就突然好了,整個人也都生龍活虎了。
不還有個奇奇怪怪的傳言嗎!
如此一想,似乎皇后前後的鉅變,也就都能說得通。
疑是因為,即便這是一個真實的事實,如果沒有證據,並且這個證據足夠到可以扳倒皇后;或者即便不足以強大,但是可以透過欲加之罪進行強大,既是是個假的傳聞,也能讓他成為白紙黑字的真實事情。
如今,信的部分有了,解決了疑的地方,這件事就能順利的進行。
就像之前的水大人一樣。
要有模有樣,繪聲繪色,才能讓人上鉤。
只是這次不能與水大人時候一樣了,和親王與龔親都不在京城,這戲可唱不了。
還有一個事實就是,當時與水大人有關的黨羽,知道皇后這件事的黨羽,全部都中了醇國的西亨而死。
事情雖然還是原來的事情,但是得要另起爐灶了。
如此倒也好。
既然如此,不如讓張美人的父親,張大人也參與,如此似乎便也差不多了。
為此,張美人特意申請出宮去見了一面自己的父親。
張大人覺得自己參與其中不太合適,就讓自己的夫人參與其中。
畢竟這種事,還是女子參與會更好一些。
所以,換做了張夫人,好在張夫人和蔡老夫人都喜歡佛理這些,也才能如此。
北安寺的主持,也是張大人一手安排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