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顫聲道:“陛下,問題沒有這麼嚴重。”
“問題比我描述的更加嚴重。”牧之冷聲道:“朝廷把藩王當豬一樣養,固然是把他們養成了廢物,但同時也讓他們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睡女人。藩王生孩子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爾等聽說過絕嗣的皇帝,可曾聽說過絕嗣的藩王?”
沒有人回答。
藩王一代比一代多,本來就是大趨勢。
不讓藩王掌兵權,一群大老爺們,不缺錢不缺閒也不缺地位,在《大陰陽真經》出現之前,最大的愛好可不就是強搶民女然後生米煮成熟飯嗎?
初代藩王假如有10個,二代藩王就能有40個,三代就會有一百多個。
而當初開國皇帝憐惜自己的兒子,規定讓藩王享有超國民待遇。
後來造反成功的成祖因為心有歉疚,讓藩王在經濟上享受了更多的特權。
每年朝廷撥給各藩王府的銀子,都是按人頭算的。
而藩王每年兼併的土地,也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藩王府上的人越來越多,國庫要養著越來越多的米蟲,這些人跑去兼併了越來越多的土地,到最後百姓流離失所,最後倒黴的還是朕。所以,藩王必須除。”
在封建時代,朝代滅亡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普通百姓沒地了。
土地都被那些達官貴族透過種種手段兼併到了自己手中。
沒地就沒辦法吃飯,那除了造反還能怎麼辦?
熟讀史書就能發現這並不是什麼秘密,而今天出現在御書房裡的這些一品大員們,自然全都是熟讀史書的。
但是誰都不敢附和牧之的話。
相反,他們很慌。
“陛下,藩王可都是您的宗親兄弟啊。”丞相提醒道。
牧之的回答雲淡風輕:“為宗廟社稷著想,朕雖然也痛徹心扉,但還是要刮骨療毒的。”
“陛下,如果這樣做的話,天下人恐怕都會罵您薄情寡義。”成國公聽不下去了,犯顏直諫:“一個連自己的宗親都能動手的皇帝,是會讓天下人恐懼的。”
牧之表示哥不在乎這些虛名:“為了天下百姓,朕就算被千夫所指,也無所畏懼。”
成國公:“……”
其他人:“……”
御書房外的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