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召喚師’戰鬥方式的執卡者,越是高階越是吃香。
之所以不是主流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對卡牌的質量有極強的依賴性。
低階卡牌召喚出來的角色,本身戰鬥力一言難盡不說,還佔據一個卡槽並且需要在一定範圍內持續輸出靈魂力。
會使得執卡者本人異常脆弱,很容易就被‘擒賊先擒王’。
可一旦卡槽充裕之後,適當強化自身後,僅用一個卡槽就能啟用堪比同階武者或是修行者的角色,再然後就是雙拳就難敵四手,正義的群毆環節……
其次,不同於裝備卡牌,拿上就能直接使用。
特殊的角色類卡牌還存在一種‘卡牌契合度’的說法。
並不是說拿到卡牌就能發揮出百分之百的實力。
比如說,卡牌中的角色是一張非常正直之人,使用卡牌的是一個陰險小人。
那麼卡牌不認同你。
這位執卡者試圖召喚這張卡牌時,往往陷入“靈魂隔絕”狀態。
相當於裝備卡中的強行跨越位階壁壘使用。
無法建立正常的靈魂力迴路,甚至卡牌表面會浮現若隱若現的鎖鏈,連最基本的卡牌喚醒都難以完成,強行催動可能導致靈魂海震盪甚至破碎。
若是一般的理念不合,執卡者需持續消耗額外靈魂力維持卡牌運轉,如同駕駛方向盤失靈的車輛,很容易車毀人亡。
當然,也是存在正面收益的。
當執卡者與卡牌的羈絆突破臨界點,會進入【共鳴】狀態。
此時卡牌不再是外接的戰鬥角色,而是化作執卡者靈魂的延伸。
例如,風系角色斬出的風刃,甚至會隨著執卡者呼吸頻率起伏。
這種狀態下,執卡者甚至能以低於常規靈魂力催動卡牌,其釋放的【本源技】。
這種契合度也是能夠測試出來的。
09為【靈魂隔絕】
1030為【卡牌過載】
3170為【正常】
7190為【靈魂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