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結構的房子只要資金到位,修建起來很快。
宋蒙城找了一個專業的建築工程隊,花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把地基和框架都搞好了。
宋蒙城又找了一個裝修隊伍,和一個綠化隊伍,對整棟房子和院子進行裝修,這兩塊,宋蒙城尤其在意。
這兩個月,宋蒙城也完成了民宿公司的註冊手續。
註冊資金高達五百萬,同樣是與其他幾個公司互為股東的關係,便於公司集團化發展。
作為打造的第一個民宿專案,宋蒙城把關的非常嚴格,所有的材料品牌,必須要提供樣品和介紹說明,嚴格按照樣品進行採購和裝修。
施工工人的選擇,也著重強調要用最好的。
裝修師傅彼此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一個貼瓷片,好的師傅會用水先把此片泡一下,這樣瓷片就不容易脫落。
而次一點的師傅會節約時間,快速幹完,好做下一個專案,甚至貼瓷片的整齊度都要差許多。
但好師傅的價格會貴上一些,所用的時間也會久一些。
宋蒙城為的就是嚴格把好質量關,這點小錢自然不會在意。
這樣嚴格的監控讓裝修公司少賺了不少,但質量卻很有保證。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一般酒店都是五年到七年就是一個裝修期。
要想裝修期延後,以及運營的過程中,不會整天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只能在裝修期下功夫。
盯材料就是重要的一項,還包括盯裝修。
宋蒙城讓沈夢然特意聘請了兩個對於施工十分內行的人,對專案的裝修進行督查。
專案可以慢,但質量必須過關,招聘兩名人員,也是為了限制有人拿透過標準的返點,算是互相監督的手段。
不過,宋蒙城最後還要親自,進行驗收,所以即便有些貓膩,到最後也是由宋蒙城具體拍板。
兩個月時間,方不可的另外幾家公司也運轉的十分好,贏利十分穩定。
特別是雜誌的擴張十分迅速,自從內容上加了一些全國性的房地產相關內容,在其他城市的渠道做的很好,廣告收益也增加了不少。
兩個月的時間,利潤就達到了300多萬。
下一期雜誌,宋蒙城準備將雜誌印刷的數量提到五萬冊,對外號稱三十萬的印刷量。
對於與龍湖地產的合作專案來說,這樣做是虧本的買賣,但對於雜誌的發展來說,多出兩萬冊的音量,發行渠道會更佳順暢。
宋蒙城也沒準備全國徹底全部鋪開。
兩萬冊的雜誌,主要以京都和深市作為發行的重點,而SH和GZ兩個地方的發行則主要以高階的俱樂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