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在郭侯爺說通郭太后與新帝,要冊封郭姑娘為皇后時,杜貴妃和杜家極力反對。
也許是郭姑娘上位的方法太過不雅,朝中竟有半數以上的大臣反對立她為後!
新帝被他們激起了好勝之心,頗有你們不同意,朕偏要和你們對著幹的意思。
他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在金鑾殿上擬寫了立後聖旨,正要蓋上皇帝御印時,攝政王出面阻止。
以往新帝面對攝政王時,氣勢上總是要矮一截。今天也是氣的狠了,不懼他的目光,冷笑質問:“怎麼,朕連選個妻子都要由皇叔決定嗎?”
說著站起身,居高臨下地看著攝政王,“朕退位讓賢,皇叔來坐這個位置!”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噤了聲,金鑾殿上安靜的針落可聞。攝政王雙手執笏後退一步,大聲道:“臣不敢!”
新帝面含嘲諷的看著他,“原來皇叔還知道誰是君,誰是臣。”
攝政王再次大聲道:“臣一直恪守君臣本分,皇上莫要再說退位讓賢的氣話了。”
“哈哈哈哈...”
攝政王話音剛落,新帝像是聽到什麼可笑的事情一樣。
他的目光變得凌厲起來,“皇叔,朕不是小孩子,朕是大宴的君王,朕說的話是聖旨,是千金之言。朕想選誰做朕的妻子,朕說了算。”
“皇上說的是。”這一次,攝政王竟然沒有反對。
沒了攝政王的阻攔,冊封郭姑娘為後的聖旨很快到了郭侯府,禮部也開始準備帝后大婚。
杜貴妃痛失後位,氣得大病一場。原本許多依附她的妃嬪,明著一個個關心她,替她抱不平,私下裡沒少嘲笑。
不過杜貴妃卻沒那麼容易認輸,既然皇后之位被郭家女得去了,那麼後宮的掌宮之權她一定要牢牢攥在自己手上。
於是,郭皇后進宮後,兩人為爭奪掌宮之權鬧得不可開交。
郭皇后沒想到杜貴妃竟然這麼難纏,掌宮之權沒搶過來不說,還折了自己不少人。
她去永壽宮找郭太后,郭太后卻斥責她較勁找錯了方向。新帝膝下無一子半女,她這個做皇后的,應該抓緊時間生個嫡子才行。
郭皇后雖然遺憾不能得到掌宮之權,但眼下的確是皇嗣更重要。
只要她生下嫡長皇子,有大宴立嫡立長的規矩在,她的兒子就是儲君。
郭皇后不再與杜貴妃較勁,而是極盡溫柔小意,將新帝夜夜留在自己宮中。
不知是新帝日夜耕耘得力,還是郭皇后這片新開之地肥沃,兩個月後,長樂宮中傳出了喜訊。
在證實自己的確有孕後,郭皇后輕輕撫了撫平坦的小腹,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她從孃家帶來的丫鬟寶娟問:“娘娘,要把這個訊息告訴皇上和太后娘娘嗎?”
郭皇后搖頭,“民間素有前三個月不得向外透露的習俗,還是等三個月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