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初一堅持守在那裡,期望著被拐的兒子能夠沿著記憶的痕跡回到他身邊。
“我就怕,孩子回來了,記不起,認不出。”
吳初一是幸運的,等待兩年之後,他等回了兒子的訊息。
幾天之後,吳老爹終於與尋找了兩年的兒子相見。
“乖兒子,是爹爹不好,沒有照看好你!爹爹以後再也不會弄丟你了……”
“爹爹!嗚嗚……”
一直比較樂呵的吳天忍不住抱著爹爹哭了起來。
爹爹見老了!
才兩年不見,爹爹的頭髮全部變白。
爹爹這是為找自己愁的呀。
“來自吳天的正面情緒值,+666!”
“來自吳初一的正面情緒值,+999!”
此情此景,讓周圍的人也都見之落淚。
豆蔻也跟著掉眼淚了,她忽然想起來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失孤》。
電影中劉德華所飾角色的原型,郭剛堂,一個被拐兒童的父親,尋子20餘年。
電影上映那天,他也去了電影院,看到影片中劉德華飾演的尋子父親滿臉滄桑地趴在摩托車上睡覺時,他起身坐到觀影廳旁邊的臺階上,咬著手指無聲地哭。
“束縛著我的東西呢,它就是一個大網,我這一輩子不可能從裡面逃脫出來。”
1997年他2歲的兒子被人販子拐走,從此他就困在了網中。
騎著摩托車,車後插著尋子資訊,他用了20多年的時間天南海北地尋找。
自己的孩子沒找到,他卻幫好多個家庭找回了他們的孩子。
這段漫長的尋子路途中,他也見到了上千個失子家庭。
失去孩子,對一個家庭對父母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們無助、驚慌,也有抱怨、憤怒,最後可能絕望、偏激。
2011年,他到貴州都勻時,與被拐孩子宋彥智的媽媽張雪霞見了面。
孩子的爸爸在宋彥智丟失第15年的大年初三選擇跳樓自殺,剩下張雪霞還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