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那老闆一聽我這麼問樂了,瞄了我們一眼,輕笑道,“外地來的吧?”
“是啊老闆,我們也是搞古董生意的。聽說那什麼中南古董店裡的貨好,所以我們這才過來看看。”
老闆不屑地撇了撇嘴,“看熱鬧就看熱鬧吧,冒充什麼古董商人。順著這條街走走到頭,右轉就能看見那家店了。不過我可告訴你們啊,和店白天正常得很,要看熱鬧就晚上去看,不過出了事後果自負。”
一聽老闆這麼說,我和師父對視一眼暗道這古董店恐怕沒那麼簡單。
師父給我使了個眼色,示意我打聽清楚些,免得到時候去了兩眼一抹黑地抓瞎。
我有些肉痛地從兜裡摸出二十塊,又點了兩杯奶茶。
那老闆臉色明顯好看多了,我趕緊開口問道,“老闆啊,我們真是做古董生意的。不過剛才聽你這麼一說那古董店莫不是還有一些名氣?”
“名氣?”老闆豎起大拇指得意地說道,“我們這秀水縣窮山僻壤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全靠這古董店才讓我們順帶著也出了點名。我和你們說啊,那古董店晚上鬧鬼,邪門兒的很!”
這人一旦開了話匣子,那就不是輕易能夠關上的。
老闆一見我們是真的對那古董店感興趣,說起這鬧鬼的事情也就收不住嘴,一股腦地全倒了出來。
原來那古董店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最早開起那古董店的人還是民國時期的教書先生。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可比現在的知識分子含金量高多了,因此古董店一開張就有不少的達官貴人來捧場。
本來只是出於面子來走個過場,誰知道這不來不要緊,一來竟然發現古董店裡還真的有好東西。一來二去的古董店也就出了名,將周圍的店鋪也連帶著帶成了旺鋪,秀安縣步行街就是在原有的老商圈基礎上改建來的。
說來也奇怪,開起古董店的教書先生因此賺了不少錢,但到老了膝下的兒女卻沒有一個成氣候的。
兒子喜歡抽鴉片不說,女兒還沉迷賭博,不僅氣走了自己的婆家,而且還落了一聲的‘懶病’。教書先生就算有再厚的家底,也經不住兩個小輩這樣虧空。只用了五年時間不到,這古董店就盤了出來,盤給了姓楊的一家人。
我皺著眉頭疑惑地問老闆,“老闆,你不是說鬧鬼嗎?聽了這麼半天也沒聽到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啊。”
老闆喝了口奶茶,砸吧一下嘴看著我道,“你著什麼急啊,這重頭戲不馬上就來了嗎?”
自從古董店盤給姓楊的人家以後,周圍的人們發現古董店裡又有好貨了。
不僅大家時常都能從古董店裡找到一些上了年頭的值錢古董,而且有時候一些物件上都還粘著溼土,一看就是才從地裡刨出來的。
於是這鄉里鄉親地就傳開了,說姓楊的人家可能是個地耗子。把古董店盤過來其實就是為了晚上去刨墳,白天好把從地裡挖出來的東西擺出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