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歷史遺忘的角落> 第一章 此消彼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此消彼長 (3 / 7)

在古代的排兵佈陣上,中軍是主將直屬部隊,也是軍隊的主力。

段韶、斛律光二人,能以蘭陵王高長恭為中軍統帥,除宗室身份因素外,也與高長恭在軍中的崇高威望是分不開的。

堪稱北齊史上最豪華將帥組合的三人,率1000精銳鐵騎,自晉陽啟程,日夜兼馳,五天後渡過黃河直抵洛陽,在邙山駐紮下來。

邙山,黃土丘陵地,海拔250米左右,東西綿亙190餘公里,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前文已有所敘,東魏高歡與西魏的宇文泰大軍曾在此進行過大規模的決戰。

北齊軍熟悉邙山地勢,1000精騎到達邙山後,馬上搶佔高地,居高臨下,結陣以待。

對峙時,段韶還搞了次心理戰,衝周軍大喊:你們的宇文護有幸得到母親,卻不懷恩報德,今天之來,究竟何意?

跟底層士兵們說這些,貌似作用不大,又不是送還了他們的老孃,毫無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於是周軍回應:老天派我們來的,有何大驚小怪?

以步兵為主的北周軍,邊回應邊向山上攀爬。等一干北周士兵鍛鍊叉腰肌、氣喘吁吁爬到半山腰時,北齊平原王段韶怒吼一聲:上天賞善罰惡,大概是派你們來送死的吧!

言畢,1000北齊鐵騎自山上如急瀑一般直衝而下。

大隊騎兵自上而下,人馬結合的衝擊力,異常驚人。北周軍陣被衝的大亂,投墜溪谷而死者甚眾。

蘭陵王率500精騎殺入重重敵陣,以銳不可當之勢直抵金墉城(洛陽附近屯兵之城)下。

北周軍畢竟人數佔優,將蘭陵王的這500騎兵團團包圍,雙方一時絞殺成一團。

金墉城上的北齊守軍,此時還沒醒過神來:這支從天而降的部隊哪裡來的?

危急時刻,蘭陵王一把摘下兜鍪(頭盔),“仰面示之”。

守城的北齊士兵一看:哇!你,從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馬背上,如玉的模樣清水般的目光,一絲淺笑讓我心發燙......

是蘭陵王來了!頓時士氣大振,紛紛放箭支援。

北周軍圍攻洛陽長達兩月,久攻不克,士氣早就低落到極點。再加上,極目遠眺,邙山山上北周軍在四散潰逃,圍城的北周士兵的戰鬥意志,如即將燃盡的火燭般一點點在消退。

城內北齊守軍看出了端倪,軍心大振,開啟城門,個個如喝了一大碗蘭陵特曲,吃了一盆棗莊(蘭陵)辣子雞,熱血沸騰,嗷嗷叫喊著衝出來,箭射錘擊槍刺刀砍。

不要命的來了!北周大軍頓時全線崩潰,“盡棄營幕,從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物彌滿川澤”。

邙山大戰,蘭陵王高長恭一戰成名。此戰後,帳下的軍士為其填詞譜曲,在軍中傳唱,這就是著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高長恭後又屢立軍功,漸次升至太尉、大司馬、太保。

英雄固然是英雄,但不幸的是,高長恭生在北齊高家這一變態家族,因一句話,送了命。

這句話,也與邙山之戰有關。

某日,北齊後主高緯在與蘭陵王高長恭閒聊,談及邙山之戰時說:當時卿入陣太深了,如果有個閃失,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

跟皇帝說話,應該處處謹慎,高長恭若有所警惕,應該慷慨激昂的回答:為人民服務,死得其所!

然而,由於是閒聊,高長恭不經意的回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家事?什麼是家事?與兄弟談家事可以,而與皇帝兄弟談話時把國事與家事混為一談,就妥妥的準反革命了。

若干年後,一個皇帝與小舅子吃飯,皇妃妹妹因席間談及國事要退席,小舅子來了句:皇上說這是家宴,那便只談家事,不談國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