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蒙古軍隊滅南宋,也是想先取長江上游的四川,誰知道一個釣魚城釣了這幫放羊的N年,還搭上了一個。好在他們及時調整戰略,先拿下了中游的襄樊。
小日本狂妄的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後,初始戰略也是先取山西,從山西進入陝西,再取四川,一路勢如破竹。蔣介是也是南征北戰打出來的,也不是等閒之輩,果斷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將日本重兵牽制在了上海,使其速決戰變成了持久戰。雖然南京後來失守,也不影響該戰略的成功,畢竟,巴蜀地區牢牢的控制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裡,進可攻,退可守,最終趕跑了這幫後來只會拍愛情動作片的島國蠻人。
587年,駐守宜昌附近狼尾灘的陳朝守軍,突然發現江面上浮浮沉沉的飄來了一宗宗物件,打撈上來一看,是些廢舊木料。拿給主將看,主將大驚失色壞了,隋人要對我們動手了。
陳軍守將何以作出如此判斷?因為,前述兩種戰法,無論哪種,都得需要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工具。對,當然是船。這些廢舊木料,應該是上游的隋軍造船剩下的。
楊堅需要船,587年,他把這個造船的任務交給了一個心腹。
楊素。楊素為弘農楊氏之後,其祖父楊暄,官至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為北周汾州刺史。此時的楊素,43歲,為大隋信州總管,經略長江上游。如何用最簡潔的詞語描述此人?奸人、狠人、超人。
楊素治軍極嚴。每次開戰前,喜歡做一件殘忍的事兒殺人。他經常把犯了錯誤計程車兵陣前斬首,殺雞駭猴,以儆效尤。敵我雙方擺開戰陣時,他一般不是令全軍衝鋒,而是選派二百敢死隊衝陣,勝了戰後重賞,衝不進去敢逃回來的?全部砍頭。在此戰術下人人奮勇,軍隊戰鬥力極強。
所謂的領導藝術,就是對下屬狠一些。
楊素軍事素養極高,北擊突厥時屢立戰功。騎兵作戰是突厥人強項,中原軍隊一般只能以步兵和騎兵靠戰車、鹿角、戰壕等互相配合防禦。楊素在和突厥人作戰時,卻一反常態,把僅有的騎兵調到最前面打頭陣,以騎兵PK騎兵。突厥軍隊看到非常高興,猶如TTTK的西班牙足球隊突然看見一貫防守反擊為主的義大利足球隊要跟他們打對攻,紛紛下馬祭拜天地,以為上天在幫助他們。
結果,楊素趁突厥麻痺,指揮騎兵旋風出擊,出其不意的猛衝,步兵跟後掩殺,打的突厥騎兵隊形散亂,成了散兵遊勇。有組織對無組織即是降維打擊,突厥騎兵大潰。然而,等隋軍得勝回營,卻個個大驚失色。
楊素不見了。陣亡了?被俘了?還是帶隨從大保健去了?
都沒有。楊素此時正帶著兩名親兵和兩個投降的突厥人,穿著突厥人衣服,混在突厥人的潰兵中。潰兵逃到安全地帶後,陸續聚集,安營紮寨。楊素記下突厥紮營的位置,留下兩人盯梢,自己帶兩人悄悄返回了大本營。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逃亡了一天的突厥人正要昏昏睡去。突然,楊素帶領大軍猶如從天而降,突入突厥營中一陣砍殺,突厥人死傷慘重,哭號而去,從此聞聽楊素之名就心驚肉跳。
勾踐能吃吳王的屎,對自己都這麼狠,殺起一同創業的兄弟來自然也不會手軟。楊素能親自潛入虎狼之地化妝偵察,對自己都這麼狠,所以對自己手下也狠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楊素接到造船的命令,沒讓楊堅失望,在永安 巴東郡,今重慶市奉節縣東造出了一艘“巨無霸”戰艦,名曰“五牙船”。此船上起樓五層,高約30米左右,上下總共有五層,而且每艘戰艦上都配有“拍竿”,專門用來拍打敵船。最重要的是,這種戰艦能夠容納800人作戰,可謂無敵鉅艦。除此之外,楊素還造了一系列小型戰艦,比如“黃龍”、“平乘”等,這些戰艦同樣可以容納百餘人左右,既可以打水戰,也可以作為登陸工具。
開皇八年(588)年3月9日,隋文帝楊堅做出了歷史性的決斷—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同時,楊堅命令有司抄寫印製檄文30萬份,送往江南四處傳發,以瓦解南陳軍心。為什麼要印製30萬份?老王算了算,按照陳朝200萬人口計算,大約平均每戶一份,都別搶,都有份,叫喚了也不多給。
同時,楊堅又單獨給陳朝話事人陳叔寶送了一份璽文,不過這份是特製的,內容是歷數其所謂的20大罪狀。小陳此時剛滿35歲,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的16歲或18歲起計算,平均每年幹一件傷天害理的大事兒才能乾的完,而且,好像他楊堅殺了北周王室那麼多人、姦淫原同事尉遲迥的孫女等都是替天行道似的。
沒辦法,這就是宣傳戰的需要。不過楊堅的這次宣傳戰,規模有些空前,不知養活了多少家造紙廠和印刷廠。
陳叔寶收到璽文,著實哆嗦痙攣了一陣,但是,收到檄文後數月,江對面一直沒有什麼動靜。陳叔寶送了一口氣,這幾個月來天天睡不好覺,也冷落了他的超級大美女貴妃張麗華,這怎麼能行?陳叔寶於是又與張麗華等美人膩歪在後宮,繼續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而且在此期間,張大美女頻頻向陳叔寶吹枕邊風,讓其廢掉沈皇后和太子。588年5月,也就是陳叔寶收到楊堅檄文的第3個月,廢掉了太子,並著手廢后,準備改立張麗華。
南方還在內鬥的這幾個月,北方的楊堅在幹什麼?史上眾說紛紜。最可信的一種,應該就是戰忽局局長張局座在分析美帝攻打伊拉克前所可能採取的戰略—今天說打你,不打;明天說打你,不打,等你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了再打,一打一個準。雖然實際上後來美帝說哪天打就哪天動的手,但張局座所提到的此種戰略確實在歷史上常用,尤其是中國古代。
公元588年10月,楊堅終於打破了此前讓人費解的七個多月的沉默,在壽春成立淮南行省,標誌著一場大舉伐陳之戰序幕即將拉開。
10月28日,楊堅率領文武百官,在太廟前舉行了盛大的告廟儀式,同時正式拜將出徵。整體作戰計劃是,東至滄海西到巴蜀,在千里長江上,全線出擊:
晉王楊廣,攻六合(今江蘇南京六合區);
秦王楊俊(楊廣之弟,楊堅第三子),攻襄陽(今湖北襄陽);
清河公楊素,攻信州(今重慶、川東、鄂西);
荊州刺史劉仁恩,攻江陵(今湖北荊州);
宜陽公王世積,攻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
新義公韓擒虎,攻廬江(今安徽合肥);
襄邑公賀若弼,攻吳州(今江蘇蘇州);
洛叢公燕榮,攻東海(今江蘇連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