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漳河魚屍疑案
漳河,一條神奇的大河。發源于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腹地,途徑河北等地,成為河南省、河北省實質上的界河,幾乎貫穿了北齊帝國全境,最後流入大海。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記載,拓跋浚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濱”舉行過規模盛大的禮。此處的衡水,為當今穿越衡水市境內的一段漳河水段的別稱。因漳河從衡水縣西南入境後,不是東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後才入海,於是,衡水縣(隋開皇年間新置)即因“漳水橫流”而得名。衡,乃“橫”之錯音,這一錯就是上千年,也誕生了“衡水老白乾”、“衡水中學”這些著名品牌。
漳河水利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即在河北臨漳縣段建設了引漳十二渠(西門引水渠)。新中國成立後,又建設了漳澤水庫、紅旗渠等大型水利工程。
古鄴城,即在當今的河北臨漳縣附近,從名字上看也知道漳河也流經鄴城。漳河水產資源豐富,有奶便是娘,此河也成了北齊都城沿河一帶居民的母親河,很多人世代靠織網打漁維生。
公元559年的一天,漳河鄴城段附近的漁民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樣去打魚,期望能拿到早市上賣個好價錢。沒想到,這再平常不過的一幕煙火氣十足的生活片段,卻引發出了一起驚悚萬分的疑案。
早市上,漁民尋找到買者後,熟練的剖開魚肚為客人收拾魚內臟,卻赫然發現,魚肚裡居然有類似於人類指甲、毛髮之類的物品。經仔細辨別,確實是來自於人身,因指甲、毛髮不容易消化,所以能留在魚肚子當中。如果一條兩條也就罷了,整個集市上的魚,大部分都是如此。
此事迅速在鄴城爆炸式傳播,引起了帝國都城內的極大的恐慌,這是不是一場變態謀殺案?人們火速報官。沒想到,破案後得到的真相,比草根民眾們想象的更令人毛骨悚然。
葬身魚腹的,一共721人,這些人,可不是什麼草根人士,他們全部來源於一個大家族,家長姓元,北魏皇家姓氏拓跋改成的姓。
這場驚天命案,源於一個人的百密一疏、口無遮攔。
彭城王元韶,字世胄,北魏獻文帝拓跋弘曾孫,勤奮好學,禮賢下士。更重要的是,此人風流倜儻、俊美異常,被高歡一眼看中,將自己的長女、孝武帝元修的原皇后高氏嫁給了他。雖然是二婚女接盤俠,可畢竟接的是高家的女兒,元韶非常願意,就這樣,元韶成了高洋的姐夫。
然而,元韶心裡很清楚,他們元家已今非昔比,現在是老高家的天下,稍有不慎,別看自己是人家女婿,在殘酷的政治鬥爭面前,女婿又算個啥?爾朱榮還是孝莊帝的女婿呢。因此,元韶處處低調做人、低調行事。
修建宅第時,元韶剋制奢侈。對外宣稱喜歡林泉、園林,以顯示自己並無大志。某日,高洋讓其剃去鬍鬚,塗脂抹粉的扮演婦人。這不就是顯示我們元氏宗族力量微弱,如同婦人一般嗎?元韶也照做,亂世下,能活命還能保住榮華富貴,別說當婦人,就是當lokitty,元韶也願意。
559年的某日,高洋宣元韶進宮喝酒,席間,突然問:漢光武帝劉秀,何以中興漢室?
謹慎半生的元韶此時卻頭腦一熱:因為誅殺劉氏沒有殺絕。
哇塞,正好提醒了我耶。高洋撫掌大笑,看來奪權後誅殺前朝宗親是第一要務啊。高洋醍醐灌頂,一場針對元氏宗親的大屠殺就此開始。
721人,成人被亂刀砍倒,兒童投在空中,再用長矛刺穿,屍體全部投入漳河。
漳河魚屍疑案就此破案,鄴城一時魚價大跌,跟當下郊區的別墅一樣,白送都無人要。
元韶,也被幽禁在鄴城附近的地牢,斷絕食物,啃衣袖而亡。元韶,元韶,你起個啥名字不好,起個跟袁紹一樣的名字,不知道高歡是曹操轉世嗎?
歷代朝代更替,前朝皇室被屠戮,是出於特定的政治需要,本不足為奇,然而,高洋,這個人狠話不多的年輕有為之君,卻突然變成了一頭嗜血猛獸,屠刀之下的受害者,遠遠不止這721名元氏宗親。其餘被害者們的具體名單,如下:
(1)宮女、宦官、囚犯
高洋,在金鑾殿上擺了一口鍋和一把鋸,每逢喝醉了酒,必須鋸人煮人,才能快樂。
可問題是,他幾乎每天都在醉,沒有幾天是清醒的。初期,宮女、宦官乃至大臣,因此喪命無數。
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由於高洋的這個特殊需求,北齊政府只好把大量死囚犯送到皇宮,供其殺著過癮。
死囚犯也是有數的,不夠供應時,就把在押審訊中的嫌疑犯們送到皇宮,稱為“供御囚”。這些未決犯們只要三個月不被高洋殺死,一般就作無罪釋放,比現在的認罪認罰制度、訴辯交易制度下的嫌疑人還幸運。
(2)“冶煉老祖”高隆之
高隆之,高歡起家時的元老重臣,與高歡還有點親戚關係。552年,高隆之在相州牽口冶(現河南安陽水冶鎮)監造出深一尺,寬一步半的冶鐵爐,開始引水鼓風鍊鐵製造兵器,被後世人尊稱為“冶煉老祖”。2009年8月,河南安陽縣水冶鎮政府專門建造了隆之廣場,並給其塑像以示紀念。
高隆之這樣一名重臣,不但被高洋殺掉,而且還被高洋殺絕了後。其二十多個兒子,全被高洋砍了頭。
(3)桃色事件中躺槍的功勳堂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