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時柒看著他遞過來的字條,接到手裡時,欣慰的道謝,“謝謝你,時楊!”
“不客氣,姐,那……我走了!”
目送著硯時楊離開,她望著他落寞離去的身影,心頭五味陳雜。
城市裡長大的少年,卻因為父母不地道的做法而背井離鄉,其實他才是整件事情裡最大的受害者。
在硯時楊離去後,硯時柒拿著手機,往那張曾經給他的金卡里,再次匯入了五百萬。
這些錢,只希望能讓他以後的日子更加平順一些。
若有機會,未來去侗鄉看看他,也未嘗不可。
……
幾分鐘後,男人從樓上走下來。
入目就看到硯時柒坐在客廳裡發呆,手裡還不斷摩挲著一張褶皺的字條。
他信步上前,落座在她身畔,“他走了?”
“嗯,說是要去侗鄉,我剛才想起來,侗鄉好像是硯父的祖籍!”
她沒有去過,自打從小生活在硯家的歲月裡,她只對這個地名有過耳聞。
倘若連女士沒有急功近利的話,也許他們都不會選擇離開酈城。
時過境遷之後,硯時柒平靜的回憶著過去,須臾她就將手中的字條遞給四哥,“這個你看看,是剛才時楊交給我的,說是從連女士的賬戶裡抄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