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之所以能單獨成為一個部門,變成朝廷最重要的六部之一,便是因為這個禮字。
因此,在禮部眾多官員的心目中,禮字大於天,禮字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因為禮制是他們的根基,是他們的權力所繫,是他們能一直朝堂之上,屹立不倒的根本。
常榮現在乾的這種事情,就相當於挖了禮部的根。
禮部官員挖禮部的根,這還了的…
“…………”
日後傳揚出去,他的頂頭上司禮部尚書,左右待郎,單單就這三個人的這一關,他就過不了,更別提其他的牛鬼蛇神了。
常榮這麼幹,也就相當於在禮部絕了門路。
沒人理會也就算了,一旦有人想要較真的話,分分鐘就能叫常榮感受到,什麼叫做國法如山,律法無情。
而這些道理,都是和珅在這三年守孝的無聊時間中,暗中花銀子收集的。
話說回來,要說精明如華老太君,對於這裡面的門道一點也不清楚,打死和珅他都不相信。
注:鈕祜祿是姓,和珅是名,自古以來都是子隨父姓,不隨名,就比如說:鈕祜祿.和珅,鈕祜祿.常保是子與父的關係,這中間並不存在於矛盾…”
可明知如此,她卻依舊做了,還做得光明正大,鑼鼓喧天,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他的這位便宜奶奶是什麼想法?和珅自然清楚。
他的這位奶奶,想學漢朝時期漢武帝時代的竇太后,想要廢除漢武帝的帝位,立自己的兒子梁王為帝一樣,都是存在著很大的私心。
她也想廢除自己孫子的爵位,然後嫁接到他的二兒子身上。
孫子畢竟沒有兒子聽話,而孝道隔代之後,所能起的作用,也大大減弱。
為了維持住自己晚年的奢侈生活,這位華老太君根本就不在乎什麼親情,一心一意的想要扶持自己的二兒子上位。
但是,她又擔心自己的二兒子在上位之後,將她這個沒有用處的老母親甩掉,所以才採用了這種方式。
換句話說,她希望自己的兒子上位,但是又不希望她的兒子太過於強勢。
所以說,她才採用了這個一箭雙鵰,平衡打壓於一體的方法。
從這點來看,但以宮鬥技能來算,這位華老太君就算是不如甄嬛、慈禧,也相差不多。
華老太君與常榮夫妻雙雙搬進嘉樂堂的事情,這才過了短短几天時間,便傳遍了整個鈕祜祿氏宗族。
好事不留名,壞事傳千里,主枝分支等幾十個支脈,很快便都知道了。
.鈕祜祿氏是清朝八大姓之一,他們一脈全都知道了,也就意味著這件事情,壓根就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