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萊等幾人,聽到這話,身子猛得一抖,同時臉上露出了後怕之色。
京都可是百年的帝都,世家勳貴雲集,在這樣一個上層人物雲集的地方,自然還有無比森嚴的規矩。
當然這樣的規矩,在某些頂級勳貴的眼中,自然是不值一提。
可是,貴萊等幾個僕人,卻正好處在這森嚴規矩的約束之中。
像這種僕人頂撞主家的事情,一旦真的,認真計較起來,別說是杖斃了,就是更嚴重的懲罰,也不是不可能。
貴萊等人也不是傻子,不然也不能在勾心鬥角的和府裡面,生存這麼長的時間。
此時,經和珅的一陣連嚇帶罵,他們頓時醒悟過來,嚇得冷汗直冒,連連磕頭求饒。
收拾了貴萊等幾人之後,隨即,和珅大步的向著,和府的後院走去。
府內僕人們的阻攔,被和珅一一喝退,緊接著他帶著老管家和忠,緩步進入嘉樂堂。
和府的歷史自爾善開始,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近八十年,家中的奴僕己經延綿五代,關係網盤根錯節,其中的複雜不足於外人道已。
也正是一大批的僕人相互串連,這樣欺上瞞下的日子久了,他們的心也漸漸的野了。
面對失勢的和珅、和琳兩兄弟,這些勢利眼的僕人們沒少暗中刁難,特別是眼前這個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貴萊。
和珅這一次和自己的奶奶華老太君翻臉,正好順勢敲打一下這些心數不正的惡僕。
說來也真是可笑,他堂堂的和府未來當家人,即將承襲三等輕車都尉,理論上的三等勳貴,居然被人逼的離開了自己的家。
這實在是一件諷刺得緊的事情。
“………”
進入嘉樂堂後,和珅環顧了一圈。
他發現僅僅只是三年的時間過去,庭院內的景色,就發現了很大的變化。
這還真是應了那句古話,一代新人勝舊人,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和珅撫摸著院裡的那顆刻著他名字的大樹,一陣的失神。
童年永遠是最美好的,沒有任何算計,不用推測別人的內心,也不用提防於誰。
和珅回想起小時候,父母健在的時光,想起幼年時期,無憂無慮,健康快樂的日子,冷酷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溫和的微笑。
然而,這份溫馨,很快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給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