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種語言,分別是滿洲母語、漢語、蒙古語、藏語、維吾爾語。
後來,他在與沙俄的交鋒之中,學會了俄語。
作為清代掌握語言最多的皇帝,乾隆皇帝又怎麼可能完全不知道世界的變化。
只不過,出於統治的需要,他一直裝成了一個瞎子,一個聾子罷了。
就在和珅這邊,暗自思考之時…
在另一邊,和二卻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合格的管家,有必要告知和珅一些,下面百姓們才知道的一些基礎“常識”了。
在和二看來,和珅會說出“撲殺蝗蟲”之類的話,完全是因為自身站的太高了,沒有常識。
而劉安雖說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他只是一個“小小”的五品知府。
他可不想,觸這個黴頭,掃了和珅這位三品高官的面子…
只有對於和珅忠心耿耿的和二,才會以一種無可奈何的語氣,對著和珅緩緩的解釋道。
“老爺,您有所不知,蝗災就是蝗神的這種說法,在民間很有市場,至少,老百姓們都是信的。”
“在這般情況下,如果咱們,貿然組織人力撲殺蝗蟲,恐怕不僅不能得到太原府百姓們的幫助…”
“反而,會引起百姓們的恐慌與震動,搞不好還會生出亂子呢。”
“也正因為如此,地方官員在任期間,對於自身管轄的境內,出現的蝗災之事,一般情況下,都是自認倒黴,沒有人會吃力不討好的,組織人力撲殺蝗蟲。”
“當然,如果有地方鄉紳組織百姓自願撲殺蝗蟲,官府也不會阻止就是了。”
聽著和二的話,又看了一眼,一言不發,站在原地裝死人的太原知府劉安,和珅突然覺得,百姓們的生活,何其之差…
越是因為如此,和珅不僅沒有認可和二,反而一臉的陰沉,冷冷的盯著和二,緩緩的說道。
“聖人言,子不語亂力怪神。”
“和二你剛才,左一句天罰,右一句蝗神的,我還以為你不是我的管家,而是蝗神廟的神棍呢。”
“在我看來,你這個管家,雖然是當得不怎麼稱職,但如果去蝗神廟做個主持,倒是正合適。”
見見和珅發了如此大的火,和二雖說完全摸不到頭腦,但是,還是連忙低頭認錯…
而太原知府劉安這邊,不由得心中一亂。
老於官場的他,那裡不知道,和珅這是藉著和二,在敲打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