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和珅的話後,乾隆皇帝下意識的皺起眉頭,然後,語氣莫名的問道。
和珅聞言,嘆息一聲說道:“阿桂大人本意是好的,一心為國為民,不愧為眾臣之首…”
“然而,他這麼做,固然能得到群臣的幫助,還有民間的賢名,不過卻忽略了皇上您的情況。”
“如今形勢僵持,皇上進退兩難,如同坐蠟,阿桂大人在此事方面,確實是有失考量了。”
和珅此時此刻,幾乎等於在明說阿桂大人,想借著與乾隆皇帝作對的機會,提升臣權!
明顯聽出和珅話中深意的乾隆皇帝,冷哼了一聲。
和珅這邊,聞聲之後,連忙請罪,說道:“微臣和他們不一樣,微臣是支援皇上的。”
看了一眼微微點頭的乾隆皇帝,和珅這邊,緊接著,再次說道。
“臣剛才看過了這些摺子,發現群臣反對皇上為太后祝壽,立下金塔的理由,不過有五。”
“一是:皇上為太后祝壽用數萬斤黃金立一座金塔,並無實際意義與好處,大可不必如此…”
”二是太后過壽,本來就擾民傷財,幸師動眾,花費不小,要花費兩三省一年的賦稅,不應該再多費銀子…”
“三是:西亞,大小金川有所異動,現在,朝延需要軍費…”
“四是立下一座金塔,聲勢太過耗大,容易引起民間百姓們的議論,五是:太后過壽,萬邦來朝,立下一座金塔,容易讓各國使節誤會。”
聽到和珅的話後,乾隆皇帝的臉色,明顯更加陰沉。
這些個理由,他的那些個好臣子,比和珅說的還好,筆下更是寫的妙筆生花,他早已經是膩煩了。
看著無比陰沉的乾隆皇帝,和珅話風一轉,接著說道。
“這些理由,看似充分,有理有據,但是依微臣來看,頗為的可笑。“
“文武百官們以此為藉口,阻礙皇上為太后盡孝,臣只能說他們迂腐又無能,臣有辦法,讓他們牙口無言。”
“…………”
聽到和珅這麼說,乾隆皇帝聞言,眼神一亮,說道:“哦?愛卿有辦法,快快說來!”
和珅這邊,恭敬的將手中的摺子,遞還給太監總管李得全,隨後,站在乾清殿款款而談道。
“在許多朝中大臣看來,皇上為生母立金塔,純屬是面子功夫,除了好看之外,一無事處,這實在是迂腐之言。“
”大清朝疆域廣闊,擁有幾十個省,時間一長,最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一來,為太后賀壽,除了可以表達皇上對生母的孝道之外…”
“二來,還可以祝壽之名,傳播帝王威儀,讓地方官員與地方鄉紳加強對朝廷的敬畏之心,加強中樞與地方的聯絡。”
“三來,太后過壽,是國之大事,而且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為了這些,難道為太后立一座金塔,還算奢侈嗎?”
聽到和珅的說法,乾隆皇帝微微點頭,表示讚賞。
雖然乾隆皇帝很清楚,他之所以要為太后立一座金塔,只是因為自己想要超越爺爺康熙皇帝,對孝莊皇太后的孝道,哪裡想過這麼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