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也就是愚人節之後的第五天,第22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
開場時,四大天王首次同臺,清唱了一首《當年情》。
然後,褚青幹掉了黃秋聲,得到最佳男配角;梁朝韋拿下第四座影*帝,打破了發哥的記錄;《無間道》刷了七個重要獎項,毫無懸念的成為最大贏家。
再然後,劉德樺整場戴著口罩,吳君茹從頭到尾都沒笑過,劉佳玲向全港的醫務人員致敬,阿梅情緒崩潰,直接缺席了頒獎禮。
最後,久未回港的發哥壓軸出場,為大家打氣。
因為,誰獲獎早已不是今年的主題。
一群人為了一個目的而共聚,每個人心中都撞擊著悲愴與豪邁,正如典禮前,司儀曾志韋所說:
“上個月我收到提名名單時,覺得今次將是歷屆頒獎禮中最好看的一年,但接著卻收到很多壞訊息。當時我覺得這個世界好灰暗,什麼都不想做、不想理,更加不想做大會的主持。但我在電視上,看到感染的醫生康復出院,他們向廣大市民表示仍會返回病房,再打這一場仗。我很感動,我知道今晚這個Sho我一定要做。”
“不管世界各地怎麼看香港,我們身為香港人,現在家裡出了點問題,我們一定要振作精神,要清潔好家裡,重新迎接客人到來。謝謝,謝謝大家了!”
……
其實捋捋金像獎的歷史,褚青是第一位獲得表演獎項的內地男演員。雖然是個配角,但以他最近的話題程度,本該特受媒體青睞,好好刷一刷頭條。
只可惜,現在是2003年的4月份,一個異常殘酷的季節。甭說媒體,他自己都沒當回事,獎盃還在劉維強手裡存著。
此時,京城的疫情愈加擴散,官方的訊息也逐漸公開。
先是北交大出現了一名學生患者,接觸面甚廣,幾天後,學校又發現大量的疑似病例,從而產生連鎖反應。教育部門不僅推遲了研究生複試時間,還要求高校生就地學習和生活,並倡議外地學生“五一”期間最好不要離校。
電視裡每天都在播報相關知識,搶醋搶蘿蔔的謠言雖止,恐慌依然籠罩,路面上人車驟減,偌大的長安街居然空空蕩蕩。
電影院被迫關門,大商場人們不敢去,連寫字樓都把中央空調關上,辦公室裡能聞得出烤人肉的味道……
兩味爺的生意也愈發差勁,幾乎不見盈利,褚青跟範小爺商量後,乾脆暫時歇業。工作室的小夥伴同樣清閒,除了老闆娘憋不住跑去拍了一組雜誌封面,就沒再接別的通告。
而對於娛樂圈來講,疫情影響極其嚴重,近三分之一的影視劇停拍,所有的新專輯釋出全部延期,大批次的演員和歌手都閒得長毛。
一時間,國內的娛樂產業似乎廢掉。
但捧碗吃飯的人終究不少,某網站就採訪了幾十位明星,問了問他們的近況。然後一條一條的列在網上,以便滿足那些愛操心的粉絲。
很多人對疫情侃侃而談,二*逼點的,認為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謹慎點的,則表示是人們的不良衛生習慣所致。